今天是:
台山市“八字真经”力促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
发布时间:2012/12/26 16:5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加强党团基层组织建设和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及统筹党、工、青、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有关要求,台山市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特别是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加快推进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充分发挥乡镇作为共青团面向基层的“桥头堡”作用。
    求全,按标实现大覆盖。一是对务农和稳定工作、生活在村的,通过村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团组织联系和覆盖;二是对上学的,通过中学、中职、高职、大学团组织覆盖;三是对在“村外镇内”的,通过乡镇实体化“大团委”直属团组织覆盖;四是对“走得远”、出了县市的,通过非公企业团组织及青年驻外团组织覆盖和联系。台山始终坚持“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优先在青年聚集多的组织和区域建团,努力覆盖各类组织和单位;重视在农村专业合作社、公益慈善社会组织以及大学生村官等代表农村新型生产方式发展方向、服务社会建设和凝聚优秀青年的组织和人群中建团。开展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至今,全市共组建乡镇直属团组织380家(团委27家,团支部353家),完成率任务率达106%,组建团组织总数位列全省第14, 在全省落实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组建团组织总数排名榜前15名的,江门地区仅有台山位列其中。在新组建的乡镇直属团组织中,机关事业单位团组织81家,企业团组织101家,商业市场团组织7家,工业园区团组织2家,农业产业化基地团组织5家,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团组织23家,居住社区团组织5家,社会组织团组织36家,文体兴趣组织团组织103家,大学生村官团组织11家,覆盖团员2455人,35岁以下青年3899人。
    重实,完善制度抓落实。先后研究出台了《印发〈关于进一步统筹推进党、工、青、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全面推进全市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2012年台山市“百日团建”行动的通知》、《台山市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对如何形成团组织全面覆盖、强化经费保障、优化激励机制、配齐配强团组织领导班子、提高团组织正副职领导的政治和生活待遇等提出了明确的规定。
    增效,选好平台见实效。围绕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要求全市各镇党委作为指导部门,积极借鉴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经验和方法,督促镇级团委迅速开展调查摸底,掌握辖区内团员、青年的数量、分布、从业和聚集的基本情况。要继续充分利用品牌活动项目影响力的优势,积极开展了“五四青年欢乐节”、“青工学堂”、“圆梦100”新生代产业工人骨干培养发展计划、“玫瑰之约”、春节期间开展“情暖专线”活动、义工活动等活动,着力打造青年文化提升、技能提升、关爱提升、组织提升四大板块,不断创新基层团组织的工作方式,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在前段时间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明确要求各镇专兼职团委成员负责新建不少于2个直属团组织、每个镇新建不少于20个直属团组织,中心镇新建不少于30个直属团组织。
    共赢,服务发展求双赢。通过在不同领域建团,开拓服务、发展双赢的局面。一是在不同领域中组建团组织,让其团员青年走到哪都有“家”一般的归属感。二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团组织生活及文体活动,凝聚团结团员青年,特别是企业中的新生代产业工人,积极为企业化解“短工”现象。三是积极开展“推优评优”、“青年文明号”、“团员示范岗”等活动,为有能力、有想法、有拼劲的团员青年搭建一个发挥自身特长的舞台,为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添砖加瓦。着重从增强团务工作能力入手,彰显党建带团建的强大“红色”动力,坚持“社会使青年怎样聚集,就用怎样的方式建立团组织”,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和青年分别聚集特点,围绕枢纽型共青团组织建设、创建文明城市、创建园林城市、关爱行动、希望工程及希望家园建设等工作的实际,以广泛联系农村青年、提升党团工作影响力为重点,将党建带团建、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紧密相结合。
地址:台山市中山路23号电话:(0750)5511941
传真:(0750)5501187
© Copyright 2021 - All Right Reserved 台山市青少网
网站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