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我市人才强市战略,鼓励更多本地优秀学子支持家乡建设,回乡就业创业,7月23、24日,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市教育局联合主办了2015年“知我台山,爱我家乡”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来自“985”、“211”工程院校的50多名台山籍大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参观工业园区,点赞新兴产业
夏令营主办方精心选取了台山南部广海湾和北部工业新城两大平台建设中具有代表性的参观站点,科学安排线路日程,带领营员们先后参观了台山核电、国华台电、广海湾深水港码头、惰性拆建物料填海工地和工业新城南北组团、鸿特精密仪器公司。在两大电厂,通过参观展厅、听取介绍讲解、走进生产一线现场等形式,同学们兴致盎然地了解了电力生产原理和相关的安全防控及污染治理技术,获得了一次象牙塔外难得的生产参观体验。在广海湾管委会,工作人员为同学们详细解说了广海湾这一台山海洋经济发展主阵地“蓝色崛起”的规划蓝图,惰性拆建物料填海工地达9620亩的堆填陆域让同学们啧啧称奇。而在第二天的行程站点——珠西战略重要节点台山工业新城里,讲解员对工业新城区位优势和现驻企业建设情况作了重点介绍。其中,工业新城与广州、珠海、中山等珠三角核心城市构成的“1.5小时黄金投资圈”吸引了众多参观学生的目光,不少学生对引驻企业表示关注并就新城的未来规划进行了咨询了解。
寻访历史足迹,共飨侨乡文化
夏令营首日下午,全体营员来到省级名镇名村建设示范点斗山镇,参观建设在旧新宁铁路起点上的陈宜禧纪念广场和周边极具侨乡文化特色的骑楼步行街,并沿着铁路遗址相关的历史文化长廊了解了陈宜禧先生和新宁铁路的故事。在有侨乡文化保存较完整的浮月村,随风起伏的绿色稻田,挂满沉甸果实的枝头,以及一座座错立在稻田间颇具西洋风格的碉楼,让所有参观人员都心旷神怡。同学们入室参观了其中的代表性建筑蓁华居。“这里的洋楼多以楼主的名字冠名,但中山阁的命名却较为与众不同,大家知道为什么吗?”讲解人员的话音未落,便有一名同学举着营员手册应声答道:“这是洋楼主人为了纪念自己父亲与孙中山先生早年建立的革命情谊而命名的!”使得工作人员都不禁微笑点头称赞。
拔尖人才面对面,共话青春成长路
参观行程告一段落后,参营人员在工业新城管委会一楼会议室参加了第二期青年大讲堂,围绕“台山发展规划和引才政策”这个话题展开座谈。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叶荣超亲自担任主讲人,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局长陈迺章,工业新城管委会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邓卫行;市教育局纪委书记容惠汉等多位领导出席参与。团市委书记许国觉主持讲堂。讲堂还特别邀请了3名市管拔尖人才代表和1名台山新进公务员代表与同学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代表们现场分享了自身从业以来的心路历程和在台山工作的成长感悟,接地气的经验分享和形象贴切的表述不时引发同学们充满情感共鸣的热烈掌声。
学子们纷纷表示,通过参与此次夏令营,对台山的历史和现在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看到了家乡的发展前景和潜力,收获颇丰。“参观了浮月村后,真心觉得我们台山现有的碉楼群一点也不比周边区市差,关键是怎样保护和完善,使这一富有文化底蕴的古老建筑焕发出新的生机。”“台山在建大平台、招大项目的同时,应该注意保持绿水青山这一现有环境优势……”,“我们台山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可是目前还处于比较分散的状况,是否应该有效整合台山丰富的自然景点资源、打开全域旅游新局面?”同学们富有前瞻性的意见建议引得叶常委也不禁竖起大拇指“点赞”。叶常委指出,台山发展机遇在前,大有作为,勉励同学们要坚守责任、敢于担当、热爱家乡、乐于奉献,把个人发展和家乡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学子携手做义工,服务家乡勇担责
奉献不分大小,服务就在分秒。两天的行程虽然短暂而紧凑,在返程前,全体营员还接受了市义工联的义工服务培训,穿上橙色马甲,走上城镇交通繁华路段,协助提供交通引导和秩序维持服务,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团市委 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