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斛镇18个村委会都成立关工小组,几年来,开展关心下一代的“十个一”活动,在工作实践中,充分发挥乡村组织网络的“五老”作用,尤其是退休教师、老龄协会和各自然村老人堂的两股力量作用,收到较好的效果。
村委会关工小组的副组长由退休教师担任占85%以上,因为大部分教师退休后都回到自己的家乡安享晚年,他们几十年从事教育事业工作,有丰富的教育、辅导、指导青少年工作的经验,对青少年心理活动特征、性情、爱好、活动规律十分了解,而且他们热心做青少年工作,有充裕时间,人际关系广泛,能说会道,我们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余热,让他们有职、有位、有为。推荐他们担任村委会的关工小组副组长,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他们认为投身关工工作不是负累,而是快乐,深感到自己放下教棒,党和人民还无限信任和尊重,参与关心青少年成长工作。因此,他们工作主动、积极、任劳任怨,不计报酬,无私奉献,艰苦深入地做工作,深得村民称赞和上级关工委好评。如龙溪村的教育基地副组长赵善朴,原是龙和小学的校长,他积极发动与配合原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赵不抑先生、港商赵建成先生联手发动本村及海外乡亲集资60多万元兴建龙溪村吕云文化室,建立龙溪村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还举办种养业培训班,建立扶贫基金会、奖学基金会等。赵善朴校长数年如一日,不计报酬,有时带病工作,为培育青少年健康成长默默耕耘,辛勤工作。2005年被江门市关工委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此外,还发挥各村委会的老龄协会和各自然村老人堂这股力量的作用。因为这些老人是村中的老前辈,德高望重。而且他们爱惜自己的子孙后代,期望自己的后代有出息,做一个勤劳致富的合格公民。因此,几年来,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作用,发动他们参与各村委会的关工小组或组建关工小队伍。目前,都斛镇村委会和中小学34个关工小组成员有214人,还有各自然村的老人堂,成立48支关工小队伍,志愿者506人,这些关工小组和关工小队伍,覆盖整个镇的街头巷尾,使广大青少年在社会上话动有人管教,有人辅导,人有指引。如南村老龄会王瑞梧会长耐心帮教两位吸毒青少年远离毒品,重新做人,走向社会就业。又如广田村老人堂制订本村的乡规民约抵制吸毒、贩毒的条例,成为无毒村。再如上麻村老人堂成立奖学基金会,凡有村子弟考入台山一中或大学的,都奖励300元。退休干部区东尧发动白石村旅加拿大乡亲黄卓鸣先生成立永恒奖教奖学基金会,每年保持人民币800元。
各村的“五老积极主动配合村委会,老龄协会或有关单位,发动华侨、外出经商或工作的乡亲在自己的乡村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现都斛镇各村各乡都建有标准排球场或新型的灯光排球场。例如丰江关工小组发动旅美乡亲陈启壮先生捐资人民币2.5万元兴建新型的灯光球场。今年初,又积极配合村委会设立丰江高等教育助学基金,以奖励和资助本村学子,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完成大学学业。又如莘村关工小组协助村委会发动村中旅外乡亲集资400多万元兴建莘村体育馆、乒乓球室、象棋室,每天休闲时间或晚上,村中的青少年到体育馆进行体育活动,有时还邀请邻近村的球队进行排球友谊赛。在盛大节日,各村的关工小组各极协助村委会,组织青少年开展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象棋、拔河、卡拉OK等比赛,这样既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又丰富了广大村民的节日活动内容。发挥乡村“五老“作用,为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作出奉献,深得广大群众好评。(市老干局 关工委 刘长城、陈国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