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可以救人,我很快乐。”12月19日、20日,27岁的王甜甜在广州南方医院完成了近440毫升造血干细胞的捐献,成为台山首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日前,在与台山市副市长陈翠芹及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的座谈会上,捐献过后的王甜甜虽然略显疲惫,但是,她脸上挂满了如其名字一般甜美的笑容,她说:“能够帮助别人,我很快乐。”
“捐献骨髓的时候,除了胳膊和手因为不能活动发麻外,没有其他反应。”王甜甜说。
12月14日,王甜甜奔赴广州南方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一到医院,她就开始为捐献做准备,连续打了4天的细胞动员剂。“刚开始感觉头痛,还有点腰酸背疼的,不过这些症状很快消失。”
19日,她开始捐献造血干细胞。当天,王甜甜躺在病床上,两只胳膊上各有一根导管连接到旁边的细胞分离机上,分离机将她血液内的造血干细胞分离出来,再将血液回输体内。4个小时,采集了近270毫升的干细胞。
王甜甜说,4个多小时的时间,因两个胳膊都插着针管,所以她不敢乱动,捐献过程结束后,胳膊和手有点发麻,但身体没有感觉很明显的疼痛。不久后,带着王甜甜体温的造血干细胞被迅速送到了患者所在的医院,并移植到患者体内。20日,王甜甜又采集了一次造血干细胞,这次采集了近170毫升。
“据说是因为那位患者体型较大,所以需要的干细胞也比较多。成功移植后,那位患者通过志愿者联系上了我。听到他的声音,感觉自己真的救了人,心中感受到无限的快乐。”王甜甜接受记者采访时笑着说。
“这位姑娘真的很勇敢。”看到了王甜甜在捐献后依然笑容满面,陈翠芹忍不住称赞。
2011年7月,王甜甜前往江门市红十字会捐血。在捐献过程中,红会工作人员向她进行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虽然对这个项目不是很了解,当听到能救人后,王甜甜毫不犹豫答应了,并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采样,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者。今年9月,在台山工作的王甜甜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她与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因患者病情反复,直到12月她才被通知到医院捐献。
“家人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励。”王甜甜说。当获知配对成功后,家中的老人开始不同意她进行捐献,但是,她的丈夫却非常支持,称“能帮就帮,好人有好报”。到达广州后,家人常常给她打电话,了解她最新的状况,并给她鼓励。
19日下午,台山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到医院看望了王甜甜,并送上她最爱的巧克力。
27岁的王甜甜是驻我市海军医院的护士。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她深知无偿捐献对医疗工作的重要。成年后,她坚持每年到红十字会捐血,每年两次,每次捐血400毫升。
“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我觉着特别高兴。”王甜甜说,如果再有配型成功的患者,她还会继续捐献,帮助有需要的人。
相关链接
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现代造血干细胞移植法采用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用科学方法将骨髓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动员到外周血中,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捐献者体内。由于整个采集过程是一个封闭和符合医疗安全要求的环境中进行,因此是极为安全的。在采集完成后,一些轻微疼痛感和不适将会很快消失。至今没有因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引起对捐献者伤害的报道。
采集总共大约10克的造血干细胞,含部分血液成分,一般是50-100毫升,比一次献全血的血量还少。而且人体对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正常情况下,人体各种细胞每天都在不断新陈代谢,进行着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环往复。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 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将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江门日报记者/陈素敏)
审编:陈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