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凤山石室和三仙寺
栏目:台山掌故   作者:冯蔼廷 发布时间:2013/05/13 17:01 

    大江、公益两镇,在民国年间,曾一度划为台山县第二区。这地方的名胜古迹有多处,凤山石室、苏渡怀贤和三仙寺等名胜古迹,都是近在—处。

    凤山石室是在大江镇斗洞石桥圩北边约一公里处。凤山又名仙女峰,凤山石室和三仙寺就在凤山半山处,据说三仙寺与广海之灵湖寺、肇庆之鼎湖寺的年纪相近,是台山之古寺之一也。在山下有石级而上,但今已失修。寺为三座并排式,各是三进,中有小天井相隔。寺内供奉着刘三姐仙姑,钟鼎大仙和朱立仙,故有三仙寺之名。相传这里未建寺时,有钟鼎老人在此结茅为舍,修炼丹成,成仙而去。朱立仙在此继承钟鼎衣钵,后来又得道成仙。还有春州刘三妹出家脱俗来此,垒石为墙,编茅为室,作为修炼之所。夜间绩麻织布,日间化装村女,到处唱歌,人闻趋而爱听。遇有病人,则施医赠药,为乡民解除很多病痛。后来又化仙而去。乡人感其德,就地建寺而祀之,称之为歌仙。

    寺内傍山处有一石排如墙,旁边有两颗圆形大石,高数尺不易攀登。一石形似麻篮,一石形似水盆,上面有窝可装水。相传刘三姐成仙时,把麻篮、水盆化成石。她又在石排上撒下米粒,以后每日米粒流下水盆,可供寺内三个和尚之食,不用外出化缘。后来有个贪心和尚,乃用木棍将石排撞穿,企图多出米粒,谁知无米出了,只有清水从石排汩汩流下,有如水涧,又如瀑布。涧旁旧有书斋一间,是陈白沙讲学之舍,如今瀑布和书斋都不见了。不过流传下有书斋门联云:白沙讲学行吟地,苏轼逢仙寄迹门。

    三仙寺在清朝同治二年和光绪十年各修葺过一次。寺门额上安有“三仙古寺”石匾,寺门有石刻门联是:“三绕流槽山下瀑,仙藏石室洞中天。”寺内第三进是供奉三仙神像宝殿,但早已坍塌,惟寺后之“凤山石室”是天工之物,至今尚存。前曾盖成庙宇,庙前是石室。据说是刘三姐垒石为舍于此。庙门有联云:“三岛神台重岩福地,仙人旧馆玉女芳台。”寺内有诗人墨客题赠诗联甚多,其中有新会举人林文富题有联云:“故里溯春州仙去至今留圣迹,禅林瞰苏渡结缘到此几诗人。”所谓石室者,高可人立,阔只容一人,深只不过尺余,实是一石岩也。如在石室远眺,可见大江之广阔稻田,尽收眼底。

    “苏波怀贤”也近于此,在公益埠东约一公里处。是台山八景之一。这里建有一座苏渡亭,是清朝宣统二年,公益建埠委员会发起建的。为的是纪念苏东坡。相传北宋时代的苏轼被贬广东,途经此渡云云,但亭已毁。

    凤山风景优美,更有三仙寺衬映,登此山,近看远眺皆宜,故古来不少游人到此参神赏景者甚多。自古列入台山八景。抗日战争中,和尚回俗,寺内乏人管理,寺宇年久失修。如今只留颓墙矮壁,早已失去旧观,只留残迹而已。可喜者,是凤山脚之侧,有一座三仙水库,1958年建成,可灌溉稻田数千亩,稻田不怕缺水而获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