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明朝时候,倭寇在我国沿海,不时登陆抢劫,乍去乍来。广海虽建有卫城,终也难免遭其陷城蹂躏之苦。
端芬与广海是一河之隔,两地人素有深厚感情,广海人为了自卫抗倭,曾训练水上乡勇,巡守海面,端芬也派人参加这个队伍,与广海人共同守御。在一次抗倭中,端芬乡勇,显得猛勇非常,击败倭寇,还缴获倭寇许多武器。其中有四支用青铜铸的铜大炮,每支长达丈余,运回端芬。
在明转清时候,清朝政府镇压人民反清,收缴民间武器。端芬人便把铜炮埋在水深而又阔大,且终年不涸的亨美村鱼塘底下。
清朝同治二年,“土客斗争”,客人占据广海城,进行掳掠焚杀。广海人纷纷向端芬逃难,端芬人为了保卫家乡,为了救护难民,便把埋在鱼塘的四支铜炮挖起来,装在端芬山顶,准备迎敌。当客人追着难民到到了端芬境内的老鸦咀,端芬乡勇把四支铜炮向着老鸦咀方向轮流轰击,炮声不断响着,炮弹不停地击出,浓烟弥漫,客人不敢再进,只得退回广海闭城死守。
这次祸害中,端芬乡勇发挥了铜炮的威力,不但拯救了广海难民,而且保住了端芬境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