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抗战胜利后的侨乡
栏目:台山县华侨志   作者:台山侨务办公室编 发布时间:2013/05/10 11:02 

    抗战8年,台山侨乡已是满目疮痍:城镇被敌机轰炸遗留的痕迹,残垣瓦烁遍地;市塲萧条冷落,毫无生气;兽蹄残踏过的村庄,烧毁的房屋,破坏的门户,残留的灰烬,伤心惨目,因外滙断绝所带来的——为了苟延残喘而变卖砖瓦、桁桷遗下的断壁残垣,无村无之,使人悚目惊心;有些村庄,已是炊烟寥寥,显得阴森可怖。本来是一片兴旺秀丽的侨乡,变成了死气沉沉,千孔百疮,使人无限慨叹!

    抗战胜利了,这是普天同庆的大喜事。海外华侨抱着劫难重圆的心情,急於回乡与家人团聚,看看劫後的乡土,因而纷纷买棹旋乡。可是,回来看到的,不是家破人亡,便是妻离子散。幸存的,不少是衣冠褴褛,托砵沿门行乞。这种悲喜交集的现象,随处可见。海外归来的游子,目睹凋零的惨况,破镜难圆,欲哭无声,只好怀着损伤了的心情,去重整家园。修建、兴建房屋的、娶媳妇的、续弦的,一时在侨乡十分时兴。

    华侨认为招至这种恶果,固然是8年抗战,外滙不通所造成。然而,觉得最吃亏还是无田少地,至使欲耕无田,欲种无地之所致。所以在重整家园的同时,侨户置田立宅便成了首要任务。

    抗战胜利,侨滙畅通了。1946年头一个月,通过台城中国银行的侨滙有425万美元,全年为1420.0413万美元。加上华侨回乡需办的项目繁多,市面流动的金融增加,因而找换行业、建筑行业和其他行业也就应运而生,市面又趋向繁荣,呈现了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