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山海外联谊会。为拓展海外港澳台亲友联络之路,增进友谊,合作共事,振兴中华,在县委统战部领导下,於1986年11月22日成立“台山海外联谊会”。其宗旨是广交朋友,增进友谊,开展合作事业,促进海内外友好活动。
数年来,该会把台山各项建设成就和国家有关政策的宣传,寓於接待和会刊及信函之中。四年来,共计出版会刊了期11000多份,六成赠送港澳海外乡亲,使旅外乡亲增进对祖国和家乡的了解。同时,做好接待联谊工作,合计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巴西、菲律宾、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那鲁、斐济、阿根廷,委内瑞拉及港澳台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乡亲1600多人次。为“三胞”办理急务及难办之事近300件,主要是协助办理各种公证文件、解决房屋纠纷、落实侨房政策、涉外婚姻、寻根觅祖、寻找失散亲人、代办公益事业、代管房屋等。四年来,接待来访者700多人次;要求协助办事信件500多件;穿针引綫和帮助兴办公益事业9项,捐资总额189万元,委托代管侨房7幢,面积1900多平方米,代为出租收租。
海外联谊会成立以来,深得省、市统战部的重视和好评。
二、台山华侨历史学会。为了深入探讨、研究有关华侨、侨乡问题,於1989年1月27日成立“台山县华侨历史学会”,由副县长陈卓权任会长,该会隶属台山县侨联会,是研究华侨历史、华侨及侨乡问题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主要任务是开展调查研究、组织学术讨论和成果交流等活动,以推动华侨历史这门科学发展和繁荣。
成立以来,出版两期《侨史学报》,2000多份。接待美国华人历史学会及香港知名人士和国内侨史学界,共计20多人次。
三、台山侨刊研究会。台山侨刊研究会成立於1988年2月6日,隶属县侨务办公室,是由全县从事和热心於侨列出版的工作者所组成的群众性团体。推选《新宁杂志》社副总编辑赵伟群为首届理事长。其任务是组织本县侨刊的学术活动和经验交流,研究侨刊发行地区的侨情,协助有关部门培训侨列编辑人员和通讯员,促使县内各侨刊的出版发行不断进步。同时,主办《侨刊研究》和《侨刊文摘》刊物,以便更广泛地和海外侨胞联系。
四、考察访问。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深化,海内外的交往也日益频繁,个人探亲来往,经济贸易交往,团体互相访问,已是常见的事。尤其是美国和加拿大等一些国家乡亲间互相访问,也与日俱增。从1984年至1990年,全县以政府、侨务、工农商业、外经外贸、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社会团体等形式组团出国访问考察,共有300多人次,到过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东南亚和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最大型的有台山县文化贸易代表团访问加拿大、台山民间艺术代表团访问美国和在香港举行的“台山县振兴经济恳谈会”。另外,每年出国往港澳旅游探亲的,也有4000人次左右。
出国代表团带去乡亲的情谊,介绍家乡的建设和变化以及人民的生活。台山县民间艺术代表团在美国与海外乡亲举行联欢会,演出华侨喜闻乐见的家乡戏,演唱家乡的歌谣。如《一席家乡菜》、《梅菊姐》、《竹伯返唐山》、《家乡风味请君尝》、《台城墟日好兴旺》等,以及唱木鱼、卖鸡、禾楼歌、闹房歌等四邑特有的民歌,惹起侨胞的思乡情怀。当时,黄碧仪姆带着礼物到後台探望演员说:“看了你们的演出,我感触很深啊!”乡亲陈中美看了後赋诗曰:“台山艺术到金山,五邑侨心顿不闲;喜剧驱愁於脑後,乡歌带笑上眉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