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芸苏,又名魂苏,台山白沙人,(1882——1974)。1908年考取两广游学预科馆,肄业一年,复考取清政府举办的公费留学生,与任鸿隽、宋子文等11人赴美留学。
1909年,黄氏与台山籍青年黄伯耀、黄超伍、李是男、温雄飞等在旧金山成立少年学社,出版油印刊物《少年周刊》,其宗旨:“以民主立宪为志愿,以美国政体为主义。”鼓吹反封建走民主共和的道路。1910年孙中山赴美,少年学社全体成员加入同盟会,《少年周刊》改为《少年中国晨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
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失败後,孙中山委任黄氏为同盟会美洲支部长,兼筹饷局负责人。同年6月,黄氏随孙中山在美洲各埠演说募款。
1912年民国成立,黄氏回国任临时大总统特派广东宣慰委员。孙中山辞退总统後,他奉命返美,攻读华盛顿大学。1918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1914年在美发动华侨募捐,协助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同时,又募得购置飞机巨款。此後,又奉命整顿檀香山和墨西哥各地党务党报。1921年返国,历任大本营秘书兼广州市财政局长。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後,任财政部财政设计委员会常委、国府参事与秘书。1929至1931年任驻檀香山领事,1931至1932年任旧金山总领事,1933年驻墨西哥特命全权公使。“七?七”抗战开始回国,奉命整顿湖南税务,出任湘赣区长沙分区税务管理局局长,及一战区货运稽查处处长。国民政府西迁重庆,任命其为“训政时期”立法委员。1947年任驻多米尼加特命全权公使。
退休後,返美任罗省中华学校校长,致力编注文史教材。
1974年5月18日在美逝世,享年9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