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伯耀
栏目:台山县华侨志   作者:台山侨务办公室编 发布时间:2013/05/10 09:11 

    黄伯耀,字亚伯,1883年12月15日生於美国旧金山,在加省大学肄业。原籍是台山水步镇独岗巷口村。

    黄氏自幼受美国教育,身受自由平等的影响,眼看满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夺国,觉得非革命不能挽救中华民族。1904年孙中山往美宣传革命,他参加了兴中会,时年仅20岁,负责兴中会驻美通讯员。1909年他和李是男、温雄飞、黄超五等台山青年创办《少年周刊》,经费自筹解决。1910年,《少年周刊》奉孙中山之命改为《少年中国晨报》,黄伯耀任经理。自此,他成为孙在美宣传革命的有力助手。是年,孙中山为了筹集革命经费,在美设中华革命筹饷局,伯耀选为局委员,在筹饷中作出了卓越贡献。

    1915年初,黄伯耀与国民党美洲支部长往古巴慰问侨胞。是时,正是古巴施行虐待华人“新例”。他和林森向古巴当局交涉,力陈“新例”苛刻不公,要求修改。2月1日他回美,在欢迎会上演讲爱国的道理,力斥日本所提的21条不平等条约,引起华侨无比愤慨。会上,推举他草拟电文质询袁世凯,曰:“日提廿一条,内容为何?请速宣示,侨胞宁毁家纾难,不忍辱国瓦全”。接着,他和林森遍历古巴、加拿大及美东各大城市,奔走呼号,揭露袁世凯与日本帝国主义互相勾结,出卖祖国的行为,号召华侨参加第二次革命。1916年中国国民党美洲支部正式改组後,首任部长林森,副部长黄伯耀。按照孙中山意旨,利用美国科学先进、机械优良的优势,兴办航空学校,培训人才,将来为国效力。是以在红木城成立第一间华侨航空学校——中华飞行学校,黄伯耀任校长。

    1916年7月8日,林森奉命回国,黄伯耀膺任美洲总支部长,奉召回国参加华侨参议员选举,被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随後在香港创办《晨报》,在北京创办《民国日报》,作为革命党的南北舌喉,伯耀任社长兼发行人。1920年阎锡山、汪精卫在山西大同召开扩大会议,通电反对中央。中央派马超俊在北京利用伯耀的“民国日报”开展宣传,反对扩大会议。阎汪视伯耀如眼中钉,将他拘禁入狱,加以严刑。但他义正词严,宁死不屈。他的四弟黄伯棠,深恐军阀专横加害,乃前往美国大使馆说明其兄是美籍公民,请求援助营救。经美大使出面斡旋,伯耀拘禁3个月才获释放。

    为了清理1930年以前的革命债务,(历次革命向华侨所筹军饷和国内募借饷项)成立革命债务委员会,伯耀任委员兼秘书,负责实际业务。1936年他被选为美国区的国大代表。“七?七事变”後,北京沦陷,他在京的财产房屋及《民国日报》的器材,全被日军查封没收。他随政府迁往重庆,与黄惠龙、马湘、黄伯度等担任敌後抗日工作。担任重庆的广东同乡会理事长3年,出钱出力,开办广济服务所,赠医施药,建造防空洞等,造福人群。

    1943年伯耀往美,在各地筹募得美金74500余元,除清偿以往总支部历年亏损所负债务外,余款68000余元,购铺业以充党产。

    1964年6月间,因其次女黄琼芳与婿谭元恩乘机罹难。他思念女儿哀痛过甚成疾,治疗数月无效,於1965年1月9日病逝,享年83岁,塟於屋仑匹满埠坟场。

上一篇:邝炳舜
下一篇:黄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