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勉辰(1868—1940),名进,号崇燮,台山县斗山唐美村人。父期灿,早年经商於美国砵仑埠,光绪初年移居加拿大,在维多利亚唐人街开设宝源号,经营杂货;是维多利亚李陇西堂创办人之一,曾任该埠华侨公立学校校长,李陇西堂和台山宁阳会馆总理。後因生意日渐兴隆,乃回乡携带勉辰出国,佐理生意。
不久父子合创英昌隆,经营中加贸易,曾任天津永利威五加皮和玫瑰露在加的总代理,并开设玻璃屋农塲和拥地百余英亩的养猪场,获利甚丰。1898年孙中山由英伦蒙难第一次到加时,曾寓英昌隆数日。辛亥革命前一年,孙中山由东南亚赴加拿大维多利亚,为发动广州起义筹款。维多利亚洪门致公堂变卖财产资助仍嫌不足,李氏特与侨商林礼斌、黄祝求义捐港币4000元充数。
1910年李氏首倡筹款为家乡台山县立中学兴建新校舍,并带头捐资加币5000元,在他带动下,台山旅加各埠华侨纷起响应,计有9332人,共募得加币249,596元,并推他为建校督办。翌年,他亲自回乡,经理建校事宜。为此曾特住上海、北京和日本等地,调查大中学校制度,视察各地著名建筑,取长补短,用两年时间完成校图,待签定建筑合同,奠基施工,始返加拿大。勉辰重视教育,出钱出力,造福社会。为彰其功,校内以一礼堂用其父李期灿命名以作纪念。
1915年李氏将在加部分生意收盘,携款回国,在上海创办中国信托公司,并在真茹购地建筑新式农塲,刻意经营,为繁荣祖国而努力。1921年一度回乡,目睹家乡教育不振,乃首捐港币7000元,并号召海外乡亲,募得港币4万多元,建成一座新型校舍,培育莘莘学子。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和“七。七”芦沟樯事变影响,业务不景,他乃疏散工人,安排妻儿回加拿大。自己仍株守企业,直至1940年病逝於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