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
栏目:台山姓氏源流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1/19 10:59 

    台山刘氏源流

    刘氏,源出祁姓,乃陶唐氏帝尧之后,是尧鲍几子源明,受封于刘,即以邑为姓。至十八世刘累,为夏养龙,赐姓为御龙氏。因四条龙养死一条而惧罪潜逃。隐讳名氏。至南遂为豕韦氏;在周则为唐杜氏。刘累第三十三世孙唐杜伯,其子隰叔在晋国任土师,隰叔之子士毂以官名为氏,遂为土氏,士为之孙士会出走秦国,数年后复回晋国任职,先得封邑于随,后得封邑于范。因而其在晋国的后代分为土氏、随氏、范氏三支;留在秦国的子孙复姓刘、其后代几经曲折到了魏国,徙居沛县丰乡 ( 古属彭城,今属江苏省 ) 。

    士会第十九世孙刘丰,其曾孙乃是破秦灭楚建立西汉的汉高祖刘邦。传至十二代 (214 年 ) 孝平帝被王莽药杀篡位 26 年,后经景帝裔孙刘秀起义师诛灭王莽复兴汉室,号称光武帝,是为东汉。复传至十二代献帝 (196 年 ) 被曹丕篡位,废为山阳公。后在光武帝第十三代孙刘备复回三分帝业,建都于四川,是为后汉,称为汉昭烈帝。传位给刘禅,封其次子刘永为鲁王。刘永之子刘晨迁至洛阳。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兵荒马乱。刘晨第廿五世孙刘祥兄弟三人在江南各自逃散,二人不知所踪。只有刘祥携眷逃至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洞葛荇凹村居住。

    刘祥第十六世孙广传公,巧开七公之子,任江西省瑞金县正堂,因与文天祥一事而尽忠任上。原配马氏生九子,名巨源、巨腺、巨洲、巨渊、巨海、巨浪、巨波、巨涟、巨江;妾杨氏生五子,曰巨淮、巨河、巨汉、巨浩、巨深。 ( 称十四巨 ) 散居各省州县,或文武科甲,或土农工商,各司其业,巨淙公偕眷南行,落户于广东南雄宝昌县。生六子散居各地。

    清廉公是巨燥公的四公子,迁往始兴县牛田村,十四图珠矶里。生三子,长曰俊号杰甫,次曰兆熊 ( 少雄 ) 号参甫,三日沙亭号毅甫。因胡妃之祸,深怕牵连,乃随罗贵祖等九十七人于宋开禧元年三月十六日南迁。刘俊兄弟三人同到广州西门外达观桥分袂,各择居地。俊翁与子政公二孙富翁贵翁乘筏逐流至新会县文章都亨头官桥村定居;沙亭入赘中乐都,兆熊人居新宁 ( 台山 ) 里坳,是为台山刘姓源流之始。其班派是:“大明泰会遇中天,重道崇儒显尊贤。有日克其汉业振,富贵荣华世相传。”

    台山刘氏分布情况

    台山刘姓的分布,主要的村庄在大江的里坳,水步的横水、坑口;附城的横湖、白虎头,冲蒌的葫伞塘、大岭,广海的东山、月明等地。其他有不少是同宗分支杂居。

    广海东山村、冲旁村、南圹村,他们是远祖分支。据东山族谱说是广传公五公子巨海的子孙 ( 一说是刘俊裔孙富翁子孙,极待研考 ) 。巨海翁玄孙刘文耸,原居南雄始兴牛田珠矶里,南宋末年元兵大举南下,为避兵乱,文耸年少跟随难民南逃至新会,流离失散,无所依靠,幸好邹姓人收养而至成人。故后来有“刘小 61 失,邹不可忘”之说,以示不忘恩德。文耸翁第九代孙性善迁移广海东山定居,后又分支冲旁村、南圹村,具班派是:“孝友成先德,敬勤佑子孙。文章居上阅,纲纪正常沦。”

    刘俊携带一子政翁。二孙刘富刘贵定居于新会文窜都亨头官桥村。父祖逝故之后,兄又出赘。贵公娶伍氏女独守家园,生四子,曰世祖、世兴.世荣、世华。

    一次,世华往新宁文章都横水堡,见此地山水幽美,登山举目四望,山川如龙飞峡,串田渡涧,逆水倒流人户,凝聚一堂;后枕横岭与虎山作镇,前有牛山与狮峰为案,案外层峦秀耸;铜鼓山又为之挂榜。可说是山明水秀,确是一块风水宝地,遂以定居。后来分支各地有冲萎的朗山圹和大岭;水步的坑口;附城的横湖;都斛的坭冲、两墩以及广海各地,奕叶蕃茂,源远流长。他的班派是:“宗本汉朝裔,万祀仰先公,学维希孔盂,道德永嘉崇。”此派陈白沙所编,称为“白沙卷”、后来万勺公奉旨特授琼山县教谕,任满回来再续:“景运中兴启,贞元际会逢,叫良相定国,建业兆吕隆。”凡是亨头、横水,沙涌子孙均按此派次序排列,

    后来,世兴公的子孙义从亨头迁入台山冲蒌朗伞圹、水步坑口,散居横湖、广海、沙栏、深井:等地与同宗者共居。而世祖的子孙,从四世孙文显公才山岭背迁端芬,九世孙明远公迁都斛,十叫世孙传学、传茂于康熙年闷,才在岭背迁广海月明村,以后分支尔南里、瑞狮里、海宴广海;

    刘兆熊的子孙除里坳之外, 又分支白虎头、白石、五十、冲蒌、广海、引.斗山和坑口与同宗别支兄弟合居,共同发展。此外尚有刈支刘姓,其班派是:“孔怀彦德,弘道良家,世传忠厚,克昌荣;华。”这便是台山刘姓的分布概况。

    台山刘氏名人及其影响和贡献

    民国十三年( 1924) ,台山县第一任民选县长刘栽甫,莅位后即思整顿社会治安,解民危困,向五邑当局司令朱雅怀申请派兵协助清剿匪邦陈祝三以安黎民。是台山建县以来较为廉洁的县官。又如刘耀寰是国民党将领,在协助剿灭陈祝三股匪和后朗抗日战争中都起劲积极作用。

在盗匪横行乡曲的年代,台山犹以广海地区为甚。香港殷商刘子清、刘笏廷不避艰辛,数度奔波为民请命,利用西南监察使刘侯武的关系,吁请北伐军第四军长李济深,派兵剿匪。费神、费时、费财,充份体现他们的爱乡情怀。

    抗日战争期间,台山陷于粮荒,奸商屯积居奇,饥民遍野,出现人吃人局面。海外华侨致电重庆政府,敦请中央委员刘维炽亲自回台主持赈款赈粮,严惩贪宫。这是华侨对他的信任和爱戴,为家乡做了一件好事。

    台山是侨乡,刘姓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为数不少,他们为社会作出贡献。为祖国争得荣誉:全世界 140 多个刘、关、张、赵的龙冈组织,都有刘姓的人。如为美国的矸头业、航运业作过贡献的刘兴;投资广州电灯局发起人之一,以及和刘兴合资开创广西煤矿公司的刘显隆;为筹建大埠青年会、东华医院加省大学宿舍以及历年祖国水灾地区、红十字会、岭南大学、培正中学等竭力奔走效劳,被誉为慈善家的刘崇溪 ( 均为里坳人 ) ;在美国获得园艺家称号的刘金钻,芝加哥世界博览会和纽约世界博览会都安放其半身塑像。 1911 年美国果树栽培学会给他授予“他尔怀德”银质奖章。

    近期被誉为“中澳友谊开拓者”的刘光福, 1982 年荣获澳大利亚英帝国勋章,当地报纸称之“澳洲华侨社会之父”。旅美纽约刘振翼开设东方文化公司和画廊,被称为“东方文化传播者”,他的名字收编在《海外华人名人录》。

    当代还有温哥华的刘日轮以慈善家、企业家的身份收编在《海外华人名人录》;载人《美国风云人物志》的刘郁南又以实业家身份被编入《海外华人名人录》;美国有位著名法学界的权威人士刘成威,便是我邑横水人。

    台山刘氏人才辈出,这里不能尽述。总之,他们在历史上的影响,和对国家民族或对居留国以及对家乡建设,都作出不懈的;努力和贡献,为人们所称颂。

    本文作者简介

    刘重民,笔名寒梅。1924 年出生于台山广海瑞狮里一户侨工家庭。抗日战争爆发不久,小学毕业便中止学业,自小爱好文学。解放前三年为小学教师。解放后当过干部、务过农。改革开放后,从事侨务活动。受台山市侨务办公室聘请,担任编写《华侨志》专职人员。先后有《广海史话琐记》、《台山县华侨志》、《伍公时畅传》、《台山近代航空人物录》、《台山华侨沧桑录》问世。 1997 年出版长篇小说《溽城五虎》,是中国航空史研究会会员、广东省华侨与华人研究会理事、广东省华侨历史学会理事、江门五邑华侨历史学会副理事长、江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门作家协会会员、台山华侨历史学会常务理事,1996 年被江门市社会科学联合会评为 1986 — 1996 杜科事业先进工作者。


原作者: 刘重民
 

上一篇:叶氏
下一篇:阮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