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市图书馆
特色馆藏推荐
A BOOK
READ
激活特色馆藏
探寻台山记忆
传承地方文化
台山市图书馆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拥有丰富的地方文献和侨刊等特色馆藏资源。这些文献及侨刊记录了台山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为更好地服务读者,提升地方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我馆公众号现开设“特色馆藏”栏目,将分期推出一系列地方文献和侨刊等特色馆藏的推荐书目。欢迎广大读者到馆阅读,尽享宝贵资源!
书籍推荐
《紫阳月刊》2024年合刊
主办单位:台山市紫阳文化促进会
索书号:Z62/Z92/2024h
馆藏地点:台山市图书馆南座一楼侨刊乡讯文献中心
杂志简介
《紫阳月刊》是广东省台山市朱氏宗族主办的民间侨刊乡讯,以联络海内外朱氏宗亲、弘扬宗族文化为核心宗旨,属于台山侨乡特色的"集体家书"类刊物。1925年由台山朱氏宗亲以其先祖朱熹朱文公“紫阳先生”的名号命名创办,百年间曾两度停刊,1986年第三度复刊后持续发行至今,是广东省优秀侨刊代表。
刊物内容丰富多样,涵盖家乡新貌、沛国流芳、文旅天地、海外赤子、紫阳书院、人物特写等,兼具可读性、知识性与亲情味,成为海内外乡亲的亲情家书。如今在紫阳文化促进会的旗帜下,《紫阳月刊》以朱沛国楼祖业为基地,不断发展壮大。适逢盛世,即将迎来又一个意义非凡的百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紫阳月刊》将秉持百年发展中形成的宝贵精神,扎根本土,面向世界,以敏锐的时代洞察力、坚定的文化自信、不懈的创新追求,提升刊物品质,拓展传播渠道,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本期亮点
一、紫阳书院:
1、朱熹思想的时代价值
二、沛国流芳:
1、淡村不淡
三、青工天地
1、记台山广东音乐团团长朱英俊
四、豆蔻年华
1、举办首届紫阳杯《朱子家训》默写比赛
五、文旅天地
1、仙涌:自带"仙气”的千年桔乡,沉浸式体验朱子理学文化
六、华文荟萃
1、学霸村与文沁阁
2、牛栏圆
3、诗词五首
七、紫阳会讯
1、《紫阳月刊》复刊95期发行仪式暨朱子家训默写比赛发布会在朱沛国楼举行
2、风雨无阻的温暖传递:下乡送“家书”
3、广东省侨刊乡讯采编交流培训活动在广州举行
4、童心书韵,墨香传承
5、金蛇迎新春,春联送万家
八、族情乡音
1、端午节水上盛事,海宴仑定村龙舟竞渡展英豪
2、海宴镇飞沙村首届村庆暨金花归宁庆典活动成功举办
3、深切缅怀中国空军抗战英雄朱安琪宗长
4、忆外公——朱新长同志
九、海外赤子
1、故园飘梦
精彩书摘
朱子(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学规》中把“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作为修身之要,把“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作为处事之要,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作为接物之要。
“言忠信,行笃敬”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惩忿窒欲”出于周易损卦,“迁善改过”出于周易益卦,北宋周敦颐在通书中最早把这两句连在一起。“正其义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出于汉儒董仲舒。“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第十二》,“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出自《孟子·离类章句上》,这可以说是朱子强调的基本道德、价值观和伦理原理,指导我们“如何要求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做事处世”。
——摘自《紫阳月刊》2024年合刊第15页,《朱熹思想的时代价值》。
精彩延伸
一、朱熹简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尊称朱子,又称阳先生、朱文公。字元晦、仲晦,号晦庵、晦翁,南宋徽州婺源县(今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人,生于福建路南剑州尤溪县(今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成就卓著的诗人和文学家。
朱熹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在中国文化史、思想史、教育史和礼教史上,影响很大,前推孔子,后推朱熹。朱熹的思想远播海外,深刻地影响了日本、韩国、朝鲜、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各国的传统文化。
二、宗族活动
《紫阳月刊》百年华诞庆典暨第二届世界朱氏寻根之旅活动拟定于2025年11月在台山朱沛国楼盛大开启。值此盛事,诚邀海内外朱氏宗亲、乡贤、读者、作者、文化界人士以及关心支持《紫阳月刊》的社会各界朋友,相聚一堂,共襄盛举。一同回顾《紫阳月刊》的百年历程,展望未来发展蓝图,携手开启下一个百年的辉煌。
侨刊简介
侨刊是指主要面向海外华侨华人、归侨侨眷,以报道家乡新闻、传递乡情侨讯、联络海外侨胞为宗旨的民间刊物。它起源于中国侨乡(如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最早可追溯至清末民初,是华侨与祖国家乡之间重要的情感纽带和信息桥梁。
侨刊的作用与价值
一、信息桥梁作用
传递家乡动态:侨刊通过报道侨乡的经济、文化、民生等新闻,帮助海外侨胞了解家乡发展变化,缓解思乡之情。
政策宣传窗口:向侨胞传递中国的发展政策、侨务法规和投资机遇,促进侨胞参与家乡建设。
二、文化传承功能
弘扬中华文化:侨刊常刊载传统节日习俗、方言故事、历史人物等内容,帮助海外新生代华侨维系文化认同。
促进华文教育:部分侨刊设有教育专栏,为海外华校提供教学资源,助力中华语言文化在海外的传播。
三、情感联结价值
维系乡情纽带:通过刊登侨胞寻亲、宗族活动、侨乡族谱等信息,强化海外侨胞与祖籍地的血缘和文化联系。
记录侨史记忆:侨刊保存了大量华侨移民史、奋斗故事和慈善事迹,成为研究华侨历史的重要文献。
四、经济与社会价值
招商引资平台:侨刊常推介家乡的招商项目和营商环境,吸引侨资返乡投资,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公益慈善动员:呼吁侨胞支持家乡教育、医疗、基建等公益事业,历史上许多侨校、侨捐工程即通过侨刊促成。
五、民间外交意义
展现真实中国:侨刊以民间视角呈现中国社会的发展,有助于海外侨胞和外国友人客观了解中国,减少文化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