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癌筛查知多少
2024年4月15-21日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本次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是“综合施策,科学防癌”。 癌症是一种恶性疾病,它可以在身体内的任何部位发生,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同时还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如果我们通过及早筛查以及采取预防措施,就可以大大降低患癌症的风险,提高生活的质量与延长寿命。预防筛查高发癌症,让我们共同守护健康。 肺癌 筛查方法:定期进行胸部X射线、CT扫描或肺部MRI检查。 高危对象:年龄40岁以上,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 ①吸烟≥20包/年,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 ②长期被动吸烟者; ③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等接触者); ④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 ⑤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 预防要点:戒烟、避免二手烟、减少空气污染、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
肝癌 筛查方法: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筛查。 高危对象:年龄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人群: ①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血清学证据; ②有肝癌家族史; ③血吸虫、酒精性肝硬化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④药物性肝损害患者。 预防要点:远离毒品、限制饮酒、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胃癌 筛查方法:定期进行胃镜检查或验血。 高危对象:凡有下述情况之一者,均系高危对象 ①60岁以上人群; ②中重度萎缩性胃炎; ③慢性胃溃疡; ④胃息肉; ⑤良性疾病术后残胃(术后10年); ⑥胃癌术后残胃(术后6-12月); ⑦异型增生(轻、中、重); ⑧中、重度肠化生; ⑨明确家族史; ⑩胃黏膜巨大皱褶征。 预防要点:保持健康饮食习惯、避免过度食用腌制食品、戒烟、保持适量运动。 结直肠癌 筛查方法:每两年进行一次粪便潜血试验或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 高危对象: ①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大便习惯改变:慢性便秘、慢性腹泻等,大便性质改变:粘液血便等); ②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③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④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⑤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⑥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史的20岁以上的直系亲属; ⑦50以上无症状人群。 预防要点:均衡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限制红肉摄入、定期运动。 乳腺癌 筛查方法:每年进行一次乳腺X射线检查或乳腺超声检查。 高危对象: ①未育或≥35岁初产妇; ②月经初潮≤12岁,或行经≥42岁的妇女; ③一级亲属在50岁前患乳腺癌者; ④两个以上一级或二级亲属在50岁以后患乳腺癌或卵巢癌者; ⑤对侧乳腺癌史或经乳腺活检证实为重度非典型增生或乳管内乳头状瘤病者; ⑥胸部放射治疗史(≥10年)者。 预防要点:定期自我检查乳房、保持健康体重、限制饮酒、维持健康生活方式。 宫颈癌 筛查方法:每三年进行一次宫颈涂片检查,30岁以上的女性可选择宫颈HPV病毒筛查。 高危对象: ①早婚、早孕、多孕、多产; ②过早性生活、多性伴或性伴有多性伴; ③高危型别HPV持续感染者; ④HIV、性传播感染病史。 预防要点:接种宫颈癌疫苗、避免性传播疾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前列腺癌 筛查方法:每年进行一次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血液测试。 高危对象: ①年龄大于50岁的男性; ②年龄大于45岁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 ③年龄大于40岁且基线PSA>1ug/L的男性。 预防要点: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多摄入番茄、鱼类等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 早期癌症筛查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在癌症发展到晚期之前及早发现并采取治疗措施。进行早期癌症筛查,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治疗负担、延长生存期及预防进展和复发。 但需要注意的是,早期癌症筛查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具体有无必要进行早筛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基于个人风险和病情的评估。有些癌症的筛查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或误诊率,因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我院肿瘤科成立于1998年初,于2012年起按照三级医院标准,科室管理规范,业务发展迅速,人才梯队合理,诊疗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床位设置36张。现有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现开展的诊疗项目有:实体瘤的术前新辅助化疗,实体瘤的术后辅助化疗,晚期肿瘤的姑息化疗、生物靶向治疗、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癌性疼痛的治疗,恶性胸腹水、心包积液的治疗,恶性淋巴瘤及生殖肿瘤的根治性化疗,肿瘤中医特色治疗等,尤其是2017年开展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以来,对晚期肿瘤尤其是癌痛的治疗有较好的治疗经验和方法。
医生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