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汛期连续强降雨的影响下,三合镇那金、联安和北联村部分道路水土流失严重,路基底部遭到严重毁坏,路面坍塌、路基漏空等问题接踵而至,这不仅阻断了村民的出行路,更让生产生活陷入困境。为加快推进水毁道路修复工作,保障群众出行安全,三合镇人大迅速组织代表对该路段开展前期调研“把脉”,为后续修复方案精准献策,一场与时间赛跑的 “道路保卫战”就此展开。
脚沾泥土调研 落笔字字关情 在那金泮林村,代表们与沿线村民、村干部深入交流,认真听取群众诉求,全面了解道路损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路不通,柴米油盐都是愁......”村民的急难愁盼,成了代表们心头最沉的牵挂。 此次调研,代表重点查看了村道路基塌陷、边坡滑坡、排水设施堵塞等情况,现场分析潜在风险,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迅速设立警示标志,确保临时通行安全。二是联合交通、水利等专业团队,科学制定修复方案,及时抢通关键路段。三是多渠道协调落实资金和施工力量,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主体修复。 然而,资金短缺成了最大“拦路虎”。“当前村里资金紧张,难以推进水毁道路修复工程。”村委会的无奈让代表们更觉责任在肩。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消除安全隐患,代表们多次往返现场复核情况,召集村民座谈商议,共同分析存在困难,研究商讨解决方案。最终形成详实的代表建议提交三合镇人大。经镇人大积极向市人大申请,该项目成功纳入今年的台山市民生“微实事”项目,资金难题迎刃而解。代表朱秀堂感慨道:“咱们多跑几趟路,群众就能少绕几里弯,能为家家户户的烟火气铺就平安路,值得!”
以督办促落实,以实效惠民生 为推动三合镇十七届人大九次会议期间的建议意见从 “纸上”落到“地上”,近日,三合镇召开重点建议意见督办会议,“关于支持那金、联安、北联村水毁道路修复工程”的建议便是重点督办事项之一。 会上,三合镇规划建设办认真汇报最新情况,代表们直击痛点,将路基沉降、山体滑坡风险、雨季施工窗口期短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一提出。针对相关问题,规划建设办负责人逐一给出专业的解决措施,表示将凝聚办理合力,确保办理质量,推动办理从“纸面答复”向“问题解决”深化。 三合镇人大对办理情况予以肯定,并提出工作要求:一是强化责任担当,将意见建议办理工作纳入部门重点任务,专人跟踪落实。加强沟通协调,杜绝推诿扯皮。二是加快工作进度,对照任务清单倒排工期,提升办理质量,确保按时高质完成,避免形式主义。三是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尺,发挥人大监督作用,畅通代表知情渠道,开展办理成效“回头看”。
紧盯收尾进度 筑牢品质防线 为确保水毁道路修复工程高质量收官,日前,三合镇人大邀请部分代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对道路修复工程开展竣工前“体检”,全面检查工程收尾进度和质量安全管控情况,并走访沿线多户村民,深入了解群众满意度。同时,也对存在的几处问题进行反馈,要求施工方立即整改。人大代表朱振扶表示:“要把这条‘民生路’建成经得起汛期考验的‘放心路’。” 回家的路温暖如初,村民脸上终于如沐春风。历经数月攻坚,如今道路已全线贯通:原本塌陷的路面变得平整宽阔,滑坡隐患点被郁郁葱葱的护坡植被覆盖,村民骑着电动车驶过,再也不用“颠簸绕路”。 从“泥泞险途”到“平安通衢”,这些路修的是民生,连的是民心。三合镇人大负责人指出:水毁道路修复绝非“一修了之”,每寸路面都要经得起车轮的检验,边沟护坡、排水系统和路面结构层要全面管护到位,绝不能重建轻管,要深入落实长效养护机制。“群众的回家路,就是我们的履职路。”人大代表们纷纷表示,将持续当好“护路人”,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参与治理,凝聚管护合力,切实将水毁重建道路打造成安全畅通的民生廊道,让“百千万工程”的脉搏随着每一条回家的路有力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