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镇人大:代表身影闪耀四九艺术嘉年华 助力乡村文旅成功“破圈”
栏目:镇街人大   作者:台山人大常委会 发布时间:2025/04/30 09:05 

超100个特色摊位,累计吸引两万多人次参与活动!”4月中旬,一年一度的四九镇艺术嘉年华在台山市四九镇五十圩举行。

五十圩作为台山侨乡文化的重要地标,不仅是台山市现存唯一保持一河两岸空间格局的传统圩集,更以沿河百余幢骑楼建筑群完整保存而独具特色。本届艺术嘉年华在五十圩设置了美食集市、音乐派对、次元破壁漫展、潮玩能量站等4大主题板块,文旅融合成效显著,吸引八方游客。

文旅融合发展取得新突破,背后离不开人大代表持之以恒的履职赋能。在助力乡村文旅发展的实践中,四九人大积极探索,形成了“文化地标活化+历史街区更新+品牌活动培育”的多元发展路径,为传统村落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旅“破圈”发展之路。四九镇人大代表们以志愿服务保障艺术嘉年华活动开展,以专项监督助推百年桥圩焕新升级,以建言献策推动五十驿站文化地标改造提升……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代表的担当与使命。


图片
四九艺术嘉年华现场游客众多


多元实践,志愿行动点亮艺术小镇盛景


在艺术嘉年华活动现场,人大代表积极构建起多元服务网络:有的代表担当“场地美容师”,清扫美食区与游戏区散落的垃圾,保持场地时刻整洁;有的代表组建“舞台服务队”,完成200余件道具及物资的精准调度与布置。


图片

代表搬运后台物资协助场地布置


“农业发展也要乘上这次嘉年华的东风,我们四九的农产品品质优异,瓜果清甜、大米飘香、茶韵甘甜,作为代表我想主动‘请缨’,为我们的农村产品‘代言’!推广我们的农产品,促进农民增收,走出一条我们自己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代表纷纷化身“农产推荐官”,通过在摊位带货带动四九瓜果与四九大米销售。这些或身着红色马甲或佩戴挂牌的身影,绘就了“代表沉下去,文旅活起来”的生动图景。


图片
代表化身“农产推荐官”


实地视察,精准监督推动文化侨圩升级蜕变


“没想到今年的艺术嘉年华能在五十圩举行,多亏去年政府将五十圩桥和五十市场这边进行了升级改造,才能有这么好的场地。也借着这次的活动向大家更好地展示我们的文化侨圩、魅力四九!我感到非常的自豪!”五十圩社区居民珍姨高兴地说道。


人大代表不仅在活动现场积极作为,此前,四九镇人大通过构建“视察-监督-反馈”闭环机制,组织代表开展精准监督,推动文化侨圩升级改造。代表小组定期对五十圩桥重建工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提升工程及街道路面综合改造工程开展专项视察,累计提出3项建设性意见,推动三大工程整体进度较计划目标提速 15%,百年桥圩焕发新生。基础设施升级和传统风貌保护的多维提升,让本届四九艺术嘉年华的灯光点亮五十圩河岸,让这场火爆的艺术盛宴深植于三大民生工程的肌理之中。


图片
代表们调研五十圩市场改造与商铺经营情况

意见汇聚,建言助力五十驿站地标新生


4年来3次建议提交、5次上路“摸底”、8场实地走访调研……


四九镇人大从2019年起便集中收集关于四九上湖路口安全隐患的群众意见,结合实际调研情况与艺术小镇定位的长远发展需求,持续推进五十圩社区的垃圾压缩站“蜕变”为四九镇的艺术新地标——五十驿站


图片
代表们在现场调研

五十驿站于2023年建成,平坦宽敞的道路、清晰明确的标识、舒适便民的候车厅成为了它的新标签,加以独特的音乐元素与一旁风光旖旎的沿河碧道,如今七彩的五十驿站,已然成为台山城区和附近城镇居民的休闲好去处,更是四九艺术嘉年华活动现场中一个闪耀的文化地标。


图片
五十驿站的“前世今生”

当嘉年华的灯光渐次熄灭,五十圩的骑楼群依然在星河下静静伫立——它们既是百年侨乡的沉默见证者,亦是人大代表担当作为的生动注脚。从垃圾压缩站的沉寂到五十驿站的璀璨新生,人大代表们以破圈之力,打通传统与现代的脉络,让镌刻在骑楼墙缝里的旧时光,与艺术嘉年华的喧嚣共鸣,续写着赋能文旅融合的履职故事。



来源:四九镇党政和人大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