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斛镇人大:“生”入人心 , 人大代表用“基本功夫”唱响民生“好声音”
栏目:镇街人大   作者:台山人大常委会 发布时间:2023/08/01 17:50 

都斛镇人大:“生”入人心 , 人大代表用“基本功夫”唱响民生“好声音”



青青稻田,

一行行翠绿秧苗在春风中摇曳;

振兴之路,

一幅幅动人画卷在行进中闪现。



图片



“家乡更漂亮了!”


“这次回乡,看到家乡又有了新变化,感觉更干净、更整洁、更漂亮了!”都斛镇沙岗村钟叔常年居住在国外,清明前夕回到家乡,他谈起家乡变化,总是难掩心中喜悦,激动不已。“过去村边的池塘是一条‘野塘’,塘边杂草丛生,塘水也很脏。这次回来,发现水清了,岸边杂草没有了,还进行了绿化,铺上了彩砖,修建了沿边小路和凉亭。”当时他拖着行李箱在村口站了很久,平坦的村道,绿意盎然的绿化带,房前屋后那些色彩鲜艳夺目、内容积极向上的墙画,在他眼前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乡村风景线。


“步行在这样的路上,感觉好极了。以前下雨天出门总是满脚泥泞,晴天回家就是满裤腿的灰。”


“我家门前经常会有很多水坑,在那样的路上开车,那真是考验车技,不过现在现在的乡村建设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每一个返乡的都斛人都对干净明亮、直通到家门口的硬化道路赞不绝口,特别是道路旁的绿化和排水设施,更是让整个大纲村大变样。



近年来,都斛镇人大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将群众反映的民生“关键小事”全力办成百姓心头的“温暖大事”。深入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措施有力、成效显著,有力推动了民生改善。特别是从国外返乡的侨胞,亲眼见到了家乡的美丽蝶变,切身感受到那种振奋人心的都斛速度和都斛新形象,一路走来,一路赞叹。




赞扬背后的“基本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民生实事如何办到群众心坎上?都斛镇人大练好调研、监督这两项“基本功夫”,助力破解民生难题。




“沉下去”调研  发现“真问题”


“心至”群众通民情。近年来,都斛镇人大秉持“为民代言”的理念,全方位、多阵地征集群众关于民生实事项目的意见和建议。为广泛汇集民智,都斛镇人大代表主动出击,将征集民生实事项目的“触角”延伸至村里榕树头、街巷、超市、商铺等群众聚集的地方,派发《2023年镇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意见建议表》,注明投放的联络站地址及联系电话,积极主动搭建“民心沟通桥”,更便捷有效全面地汇聚民情民意。


“身入”基层明事实。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架起桥梁纽带倾听民声,更要监督落地回应期待。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征集时间结束后,都斛镇人大围绕征集到的民生实事项目建议意见,组织人大代表、群众代表进行实地视察、调研和科学论证,形成有关候选项目交镇政府参考。




“盯紧了”监督   确保“真满意”



为进一步增强人大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民生实事票决项目落到实处,都斛镇人大专门针对民生实事项目建立全过程监督制度,规划初期形成《关于都斛镇民生实事票决项目“三问一评”工作方案》,建设过程中及时向群众公示建设进度,对需要破难攻坚的项目,都斛镇人大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结合日常接待、专题议事、视察调研等载体开展联合督查,对照破难目标,逐条逐项检查阶段性工作完成情况,助力项目顺利实施,真正落地见效。建成后开展项目运营“回头看”,坚持“一盯到底”,形成监督工作闭环,确保群众“真满意”。




都斛镇人大始终把群众关切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沉一线,收集民意,从点滴小事入手,努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群众认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来源:都斛镇人大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