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至7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率队来我市调研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在了解我市的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后,尹中卿建议我市要在新一轮的经济中,抓住机遇,利用现有的资源,为后发优势奠定基础。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展目标,积极推进海洋经济发展。2011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超150 亿元,约占江门市的42.5%。尤其是《广东省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我市作为海洋大市的后发优势将更加凸显,海洋经济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市是全国海域与海岛管理双示范县之一。目前,又成为中国南方沿海电能源产业基地,逐步形成以能源(火电、核电、风电)建设为主的滨海工业格局。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海洋综合管理水平日益提高,海洋开发良好秩序逐步形成,开展全国性养殖用海普查,全市登记991宗,面积13万亩;渔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广海烽火角2500亩鲻鱼养殖成为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区;沙堤、广海、横山渔港项目列入省渔港建设规划;海洋执法力度加大,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得到加强;南沙渔业生产取得新突破,我市赴南沙生产渔船25艘,2011年产值6477万元,单船最高产值463万元。
此外,我市紧紧把握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重要机遇,依照《珠江三角洲文明城市群建设实施纲要》“共建滨海景观长廊”的精神,提出了打造“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目标,积极配合江门市政府申报省示范性滨海旅游产业园的工作,着重做好滨海旅游产业的规划建设,大力推动滨海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滨海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先后建成并不断完善上川飞沙滩和下川王府洲旅游区,成功打造成国家4A级川岛旅游度假区,去年3月被评为广东省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滨海旅游示范景区之一。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北陡浪琴湾度假区、赤溪黑沙湾度假区也逐渐成为台山滨海旅游的新景观。随着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政策的明确,又将迎来海岛旅游开发的热潮。去年我市滨海旅游总收入达15亿元,滨海旅游成为推动我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考察完我市的上下川岛、广海湾惰性物料处置区和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后,调研组认为我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在未来的发展中要重点发展海洋经济,使它成为台山经济的突破点。(台山政府网文文 通讯员台电)
审编:陈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