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挡不住人大代表的履职脚步。市人大常委会聚焦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主题,组织全国、省、市、县、镇五级人大代表联动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代表履职活动,积极践行以“我为民、我履职、我行动”为口号的“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
瞄准现代农业,聚力乡村振兴“加速跑”
绿色发展下的乡村振兴,是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江门市人大代表台山代表团第一小组与全国、省、县、镇人大代表五级联动,先后来到都斛镇中国农业公园和东滘渔村,调研“多彩台山 魅力侨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情况,江门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杨健平以普通代表身份参加调研活动。
调研组详细了解“广东第一田”禾虫共生种养模式、智慧物联网统防统治和智慧农场项目,以及乡村振兴示范带展示中心展馆和“胜利大营救”纪念地建设情况,并就项目总体规划、建设进展、存在问题等与项目负责人深入交流。江门市人大代表杨健平认为,要化小田为大田,构建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的新格局,建立完善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机制,进一步擦亮“广东第一田”名片。全国人大代表陈奭荣建议要加强农业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推动“农业+科技、农业+工业、农业+旅游”三产融合发展,带动更多“新农人”和“农业创客”投身希望的田野,将汗水农业转型为智慧农业。
聚焦建设美丽城乡,助力城乡人居环境“大改善”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随着我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推进,一栋栋老居民楼焕发新颜,群众“幸福感”大大提升。今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进展如何?江门市人大代表台山代表团第二小组与部分台山市人大代表来到台城东城大道小区和海园华侨新村小区,共同监督“提高城市住房保障水平”民生实事项目开展情况,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施适以普通代表身份参加监督活动。
代表们边走边看边记,认真听取了相关负责人有关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的情况介绍,主动了解项目的建设进展和存在问题。代表们对改造工作表示肯定,同时提出建议:老旧小区改造不仅要做好“面子”硬设施,还要注重打造“里子”软文化,“休闲+文化”才能让现代街区加快激活新业态,焕发新活力,营造宜居宜游的良好环境。
随后,代表们前往活水公园、河长公园实地视察,并听取了市水利局负责同志有关2023年台山市碧道建设项目和新昌水台城河幸福河湖建设的详细情况介绍。江门市人大代表苏培适建议政府部门要继续以河长制工作为抓手,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政治责任,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升水生态环境,传承弘扬水文化,助力提高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建设成色。
关注文旅产业,推动文旅“深融合”
落实“百千万工程”,推动乡村振兴,在镇村一级就是要让农民腰包鼓起来、产业强起来。江门市人大代表台山代表团第三小组一行先后前往水步镇岗宁村禾与荷民宿、台山市工业新城实地视察民宿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状况以及广东新达新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和投产情况,并召开座谈会进行研讨。
江门市人大代表伍耀志建议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吸引更多资源向乡村聚集和落地生根,探索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要持续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台山,以高质量项目引领高质量发展。
用好“侨”文化资源,为侨都赋能“聚合力”
围绕充分发挥华侨华人资源优势,深入推进“侨都赋能”工程,江门市人大代表台山代表团第四小组就我市深入推进“侨都赋能”工程开展调研活动。
代表们先后到那琴半岛地质海洋公园和海宴镇五丰村,详细了解乡镇旅游经济产业发展状况和归侨文化建设情况。江门市人大代表唐国洲建议,要继续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大力发掘“侨资源”,凝聚侨心、激活“侨力量”,擦亮特色“侨品牌”,全力做好乡村振兴“侨文章”。
第四小组代表们还视察了台山市宏雅手绘墙纸有限公司。经公司负责人陈子宏介绍,宏雅手绘墙纸拥有60多年历史,入选了“台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与画工们面对面交流,了解传统艺术、墙纸文化的发展和手绘技艺的传承。江门市人大代表刘国坚表示,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脉络的根源,建议推动传统手工艺行业进行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注重加强后备人才培养,让古老的传统与文化“活”起来,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通过调研,代表们纷纷表示,将继续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实际行动投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主动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样板贡献人大代表的智慧和力量。
来源:市人大常委会选举联络人事任免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