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镇人大: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潭江流域水清河净
栏目:人大动态   作者:台山人大常委会 发布时间:2023/08/01 17:55 

大江镇人大: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潭江流域水清河净



“本届任期内,把潭江流域综合治理监督工作作为重点,五年磨一剑,持续监督、久久为功,还潭江流域水清河净,不达目的不罢休!”在人大代表助推潭江流域综合治理座谈会上,大江镇人大主席马保祥的讲话掷地有声。



图片


近年来,大江镇人大创新聘用代表为民间河长,结合随手拍监督、走街串巷宣传等方式,形成了全民治河的强大合力,全镇河流的治理水平明显提升,但仍任重道远。


潭江是江门市的母亲河,自西向东流经恩平市、开平市、台山市、新会区,从崖门口出海,在我市境内干流全长248千米,流域面积5882平方千米,流经大江、水步、白沙,其中大江段约12.6千米。


    共商共议,破解跨界流域治理难



日前,为了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致力于擦亮潭江的生态底色,大江镇人大组织三级人大代表、巡河员、镇生态环境保护办、镇农业农村办、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召开专题座谈会,共同商议解决办法,打通流域治理的难点堵点。


跨界流域治理难在哪?


“没钱没人没执法权,不是不作为,实在是有心无力啊。”“上游漂来的垃圾、农业养殖业尾水排放无法监管、生活污水直排入河,而镇级环保力量薄弱,环保资金更是少之又少。”座谈会刚开始,巡河员就摆出了目前河流治理中存在的困难。


原来,一条河流进入一个城镇的地方是水头,而离开一个城镇的地方是水尾,水尾往往是藏污纳垢重灾区,各管一段,上游城镇的水尾到了下游城镇则连着水头,治理难有整体效果。潭江大江段属于中下游,河道漂浮物容易堆积在此,为河道管护带来难度和压力。


“办法总比困难多,环保力量薄弱,人大代表来助力,发动我们的代表走访调研、开展活动,发现一条,上报一条,整治一条,先管好我们自己镇,再谋划整个潭江流域的治理。”马保祥说。


协同治水,精准施策



5月,大江镇人大出台《打好“监督组合拳”,推动潭江流域水清河净主题活动工作方案》,成立上下联动、多镇联合的专业代表小组,以三级人大代表为主,外聘熟悉环保业务、河长制工作的专业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通过多渠道、多方位征求群众、代表、相关部门等意见建议,广泛地汇聚社会智慧、寻求最大“公约数”,推动代表工作更好融入潭江流域治理全过程和各方面。


镇人大带着问题清单去调研。对照问题清单,多次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来自村委会、社区、职能部门等基层一线的真知灼见;组织代表走街串巷、进村入户走访了解河长制的具体做法和效果;围绕潭江流域治理主题,组织代表进联络站接访,人大代表和群众面对面沟通,提意见、说看法;开展代表小组活动,实地察看镇内水体治理情况,分析制约潭江流域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图片


“我们将持续抓好调研成果转化,及时开展调研成果汇总及交流,集思广益研究对策措施,形成体现人大代表特色、彰显人大工作价值的高质量调研成果,推动潭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马保祥表示。


持续发力,全方位推进潭江流域治理



“潭江流域治理,必须坚持岸上岸下、城镇农村同步治理,完善城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加强中小河流治理要同步进行。经济发展了,群众对环境的要求提高了,我们人大代表就是把群众的呼声反映出来。”江门市人大代表李传周说。


人大代表的声音得到了回应:今年来,镇政府不折不扣地推进公益污水处理厂、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工程建设,持续强化公益水中小河流治理,对调研组反映的6条农村黑臭水体进行重点整治,有效改善了中小河流水质,持续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


治理前后对比:

图片

图片



台山市人大代表李超林参加了对潭江流域治理的专题调研。他说:“2021年换届以来,人大代表每年都开展专题调研、检查、视察,每年至少参加一次潭江流域治理的工作会议,就是要以‘钉钉子’的精神盯住这个‘难啃的硬骨头’。”


接下来,大江镇人大将按照“请进来+走出去”的思路,组织专业代表小组开展潭江流域治理专题培训,邀请专家教授传经送宝,组织代表外出了解潭江流域治理现状,不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在推动潭江生态保护中贡献力量。





来源:大江镇人大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