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垃圾桶没有及时盖上桶盖、路边乱摆摊现象严重、广场噪音扰民……这些现象看似小事,但却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为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选民群众的作用,不断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及时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今年5月,水步镇人大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打造代表履职新平台,推进代表联络点建设,打通代表联系群众“最后一纳米”,实现代表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
“家门口”的联络点
今年,水步镇人大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工作目标,以加强人大阵地建设、丰富代表履职活动为工作抓手,找准工作着力点,重点做好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的外延工作。为此,水步镇人大在现有的“一中心站+五基层站”的基础上,统筹整合退役军人服务站、侨胞之家等各类活动阵地,通过工作场所共用、工作力量资源共享的形式,在工业园区、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人口集聚的地方灵活设置人大代表联络点,并将附近2—3名人大代表编入联络点,进一步增强对周边选区选民的辐射力,实现人大代表“家门口”办公、选民群众“家门口”反映问题。
▲代表挂牌亮岗接待选民群众
6月15日,作为试点单位的荔枝塘村人大代表联络点率先挂牌“上市”运营,并在当日迎来了全镇首场人大代表联络点接访活动,拉开了联络点全面建设的序幕。目前,全镇17个人大代表联络点已全面完成挂牌,入编的每名人大代表陆续持证上岗。人大代表联络点正在以它全方位、便捷式、灵活性地收集人民群众的真实意愿、意见和问题的优势,成为了密切联系群众的民意窗和连心桥,助推一批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和“微小实事”落地落实见效。
有建议,代表来行动
“荔枝塘村抽水站使用时间长,存在机房线路、电闸老化等问题,容易引发电路故障及火灾安全隐患,希望相关部门及时消除隐患并制定科学的管护机制,让群众能够正常有序生产。”当天,村民李伯到荔枝塘人大代表联络点反映问题。这是联络点“上市”以来收集的第一条意见,驻站代表李浩良立即将情况反映到人大办,人大办马上启动建议意见办理程序,发动驻站人大代表并组织农业、电力等部门第一时间到抽水站电房进行排查、研判、落实整改措施,仅用了不到3天时间就推动落实抽水站机房配电设备升级改造,并针对泵房的管护制定了有关制度,及时解决了群众的一桩操心事。“到人大代表联络点,人大代表能帮我们说话。”李伯竖起大拇指夸赞道。
▲荔枝塘抽水站泵房改造前后对比
有困难,代表来解决
一天,村民张先生来到芦霞村联络点向代表反映心愿,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在读初三患有白血病,每天需吃药稳控病情,药费昂贵,他在制衣厂打工只能赚取微薄收入,家庭生活十分贫苦,希望炎热的夏季能有好心人为艰难求学的两姐妹送上一台电风扇。
接到这条信息后,驻站代表马上发起爱心捐助,并联系志愿者第二天为张家姐妹俩送上了电风扇及生活用品,并鼓励她们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甄佩仪代表深有感触地表示,关注民情、纾解民困也是人大代表应尽的职责,为困难群众分忧解难能够更好地拉近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
有需求,代表来帮助
听说各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有“人大代表联络点”,常住开平长沙的黄姨回来老家办事特意“捧场”独冈村人大代表联络点。黄姨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联络点反映了水步芦霞—独冈路段部分路灯失修影响群众安全出行的问题。接到问题意见后,水步镇人大办立即联系驻点代表和有关部门到该路段实地调研,现场办公敲定路灯维修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全镇范围内公共区域的路灯、街灯进行一次全面检修,以实际行动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
“小空间”展现大作为。自水步镇各联络点建设运行以来,收到群众意见建议22条,已解决21条,正在跟进1条。水步镇人大负责人表示,人大代表联络点的建设拓宽了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密切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下一步,水步镇人大将加快完善代表联络点配套设施建设,深化对代表联络点的规范管理,坚持经常性开展活动,建设一张运行制度化、活动常态化、服务高效化、联络信息化的“人大代表联络点”网格,为我市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基层治理工作增添新力量,让“小空间”凝聚人大力量,托起基层群众“稳稳的幸福”。
来源:水步镇人大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