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你我他,民生实事项目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
栏目:人大动态   作者:台山人大常委会 发布时间:2022/03/01 09:52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自2019年1月在台山市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全市人大代表首次差额票决出10件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以来,政府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由人大代表票决产生,成为我市每年人代会的“规定动作”。


代表票决项目,让实事围着民意办


   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是指政府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基础上提出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由同级人大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以投票表决方式选择决定正式项目,交由政府实施,并接受人大代表、人民群众监督和评价的制度。


图片

市、镇人代会民生实事项目票决现场


       从项目征集、初定,到人大代表审议、票决,再到项目实施的监督、评价,人大代表始终发挥着“一头连着人民群众,一头连着政府部门”的桥梁纽带的作用,将民意民声始终贯穿于其中,使人民群众成为民生实事项目的参与者、监督者和受益者,实现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转变。


       自2019年首次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以来,台山市已形成市、镇两级票决制工作全面覆盖,3年来共票决产生30件市级、156件镇级民生实事项目,各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基本覆盖了各主要民生领域,充分体现了项目的普惠性和公益性。


       “把政府为民所办的实事交由人大代表票决,体现了党委决策、人大决定、政府执行、公众参与的权力运行设计理念,通过更为民主的方式,让民生实事项目从确定、落实到最终开花结果的过程更接地气。”参与其中的人大代表如此说道。


筑牢监督闭环,让成果惠及老百姓


      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后如何组织实施、确保落地见效?人大监督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推动民生实事票决项目真正解决民需、惠及群众,三年来,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实践探索,逐步建立起“党委领导、群众建议、代表票决、政府办理、人大督评的工作机制,并以“三问一评”监督模式、“一对一”督办机制和监督周活动为抓手,组织人大代表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跟踪督办,有效促进民生实事项目由“办得了”向“办得好”转变。


图片

人大代表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督办


       民生实事项目办得好不好?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最有发言权。去年,市人大常委会聚焦监督重点、加强统筹协调,对民生实事项目开展“一对一”靶向监督、动态监督和全程监督,全力推动项目落地见效。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查督办、坚持惠民利民,按时按质完成了市级十大民生实事项目,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和测评环节上,2021年市级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均获得“非常满意”评价。


图片

智慧停车引导系统投入运营使用


   “城区停车难、停车乱问题突出,智慧停车项目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往日一位难求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老城区停车难问题。”


     智慧停车项目正是我市2021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正式投入运营后,得到了广大群众、车主朋友的大力支持和点赞认可,民生实事项目真正成为问需于民、造福于民、取信于民的民生工程。


深化工作机制,让民生跟着民声走


       今年是我市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第四个年头,也是新一届市人大代表首次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投票表决。


      为更好、更广泛地吸纳民情民意,全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市政府前期向社会公开征集民生实事初选项目的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聚焦群众所思所急所盼,进一步加强与市政府的沟通协调,更加注重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会同各镇(街)人大组织286名人大代表通过多次入户走访、电话沟通、专题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围绕14件民生实事初选项目54个子项,开展2次更为全面细致的意见收集活动。经筛选梳理、综合研判,代表们共提出意见建议95条,筛选出12件民生实事46个子项的候选项目清单,供市政府研究参考。

       经科学评估论证和遴选后,2022年台山市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清单现已形成。3月2日,在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全体市人大代表将投票选出正式项目,交市政府实施。


来源: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