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栏目:人民代表大会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9 16:55 

    一、四届人大一次会议
    本次会议于1960年11月15日至17日在台城举行。本届代表413名,出席会议代表366名。
    会议议程  听取和审议 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1959年县财政决算和1960年财政预算;选举县县长、副县长及 县人民委员会委员;选举 县人民法院院长;补选和改选县出席省第二届人大部分代表。
    听取、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会议听取了县长李伟璋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 1958年以来,在党的领导和“三面红旗”照耀下,台山经历了一个飞跃发展的时期。农业总产值,1958年为1949年的257%,1959年为271%;粮食总产量,1958年为1949年的151%,1959年为145.4%。渔业生产,1959年是1949年的10.7倍;经济作物是1949年的4.3倍;生猪是1949年2.7的倍。工业也逐步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工业基础,工业总产值,1957年为2401万元,1959年达到6847万元。交通运输,基本实现了“社社通汽车,队队通牛车”的道路网,1959年运出物资764万吨,比1958年增长15倍,节约农村劳力三千万个。财贸工作,发挥为生产生活服务的作用。1959年生产资料供应总值比1958年增长56.4%,生活资料供应总值上升6.8%;1959年县财政决算总收入1268.5138万元(其中各项税收1035.001万元),比1958年增长6.8%,为预算的109.2%。文教工作贯彻为政治服务、为生产服务,扫除文盲1.7万多人,台山一中高考及格率达82.22%,超过历年水平。除四害、讲卫生已成为经常的有组织的群众性运动,各种疾病已基本控制下来。侨务部门贯彻执行“一视同仁,适当照顾”的侨务工作方针和政策,在各个战线涌现侨眷先进人物,华侨投资建设资金1959年比1958年增长60%,兴办公益事业2971宗。其他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会议经过审议,一致同意和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并作出决议,号召全县人民积极行动起来,为实现报告所提出当前和今年的工作任务而奋斗。会议认为,中央提出“大办企业、大办粮食”的指示非常正确,全县人民必须坚决执行,并要排除万难,保证把这一工作做好。工业和其他各行各业必须主动把支援农业当成一件长期的重大任务来做好。全体代表一致认为,必须团结全县各阶层人民,共同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台山而努力。
    会议还审议和批准余质夫作的《台山县1959年财政决算和1960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龚永昌所作《台山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会议选举  会议最后进行选举,依法选出县第四届人民委员会成员:
县人民政府
县  长:李伟璋
副县长:余质夫  蓝  棠  赵仕枋  李师仁  谭  威
县人民委员会
委  员:张其昌  罗  超  谭均荫  高光德  李长清  李球柏
李  有  陈爱(女)王素珠(女)      黄如义  李洪鉴
        冯悦进  雷均祥  黄仕驹  郭维炳  李国扶  陈国富
        朱白天  黄  扳  谭光攀  李素娥(女)      李龙沾
        林夏屏  盘  鼎  正宝鎏

县人民法院
院  长:龚永昌

补选县出席广东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余质夫    李球柏    黄仕驹    郭维炳
 
    二、四届人大二次会议
    本次会议于1961年12月6日至7日在台城举行。应出席会议代表413名。
    会议议程  听取和审议副县长余质夫作《台山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审议县财政局副局长甄庭光作《台山县1960年决算和1961年预算报告》;补选县长,增选副县长;补选部分县人民委员会委员。
    听取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会议听取副县长余质夫所作《台山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在党中央提出了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后,大力加强了农业生产战线,在农业生产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特别今年农业获得今年早晚两造大丰收,早稻总产比去年早造增加46%,晚稻比去年增加14.2%,全年合计比去年增产24.2%。人民生活迅速改善,吃饱吃好,争取多留储备粮,吃油和吃肉水平也显著提高。开放农贸市场,物资交流活跃,物价逐渐下降,群众非常满意。工业交通在抓好支援农业生产同时,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轻工业生产,增加日用品,手工业产品已增加53种,并恢复门前设店,店后设厂,上街串巷的优良传统经营方式。去年筹建2000千瓦的白沙火力发电厂,1961年已投产发电。县财政收入,1960年决算总收入1800.7394万元(其中各项税收收入1112.5564万元),为1959年的141.96%。财贸工作,主要抓好组织生产资料、资金、种子直接支农,采取措施减轻农民负担。文教工作,共有中学生13006人,比1949年增长2.2倍,小学生12.1579万人,比1949年增长30%以上。卫生工作,在预防疾病方面,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免费预防付霍乱注射60多万人,使这种危险疫病有效地控制,并迅速加以扑灭,确保人民健康。侨务工作,全县侨眷有90%以上参加农业生产,很多归侨、侨眷投资建设家乡,兴建台山历史上第一个自来水厂“台山华侨自来水厂”,于1961年3月投产,还兴建一个装机2500千瓦的大隆洞华侨水电站。政法工作,一年来以保卫农业生产为重心,突出抓好保食、保穿、保安全的工作。会议认为,县各项建设突飞猛进,在短短几年间,建设了大量规模宏伟的水利工程,改变了台山自然面貌,建设了许多工厂和矿山,打下台山工业的初步基础,无论农业、财贸、工交、文教、政法、任务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辉煌的成绩。会议经审议,一致同意副县长余质夫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一致认为,当前形势大好,只要继续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并不断改进工作,今冬和明年一定能取得更大成绩。
    会议还听取了财政局副局长甄庭光所作的《台山县1960年决算和1961年预算草案报告》。经过审议,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通过提案办理情况报告  县人民委员会在县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报告四届一次会议的提案办理情况。县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收到提案共435件,均已依照审查意见分别交有关部门进行研究办理:其中属农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水产、水利方面101件,已办理21件,答复处理55件,须待办4件,须缓办21件;属财政、粮食、贸易方面77件,已办理39件,答复处理34件,须待办3件,没必要办1件;属工业、交通、邮电方面115件,已办理26件,答复处理28件,须待办24件,须缓办33件,不必要办理4件;属文化、教育、卫生方面76件,已办理35件,答复处理17件,须待办2件,须缓办20件,须答复2件;属政法、侨务方面17件,已办理11件,答复处理2件,须待办3件,须缓办1件;属其他方面48件,已办理20件,答复处理18件,须待办2件,须缓办5件,须答复2件,没必要办理1件。
    会议选举  根据《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会议于1961年12月7日,依法补选王仲华为县长,增选洪钧为副县长。
    补选县人民委员会委员:游培榕、谢汝昭、陈汝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