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发展情况专题调研
栏目:监督动态   作者:台山人大常委会 发布时间:2025/06/27 16:44 

地理标志是推动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为深入了解我市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发展情况,探索农业品牌产业发展途径,提升台山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助力我市“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6月26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石凑率调研组对我市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调研。


图片

Δ实地调研台山市绿盛食品有限公司



图片

Δ实地调研台山市国有粮食集团有限公司


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台山市绿盛食品有限公司、台山市国有粮食集团有限公司、台山青蟹体验馆、江门市霖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养殖基地、汉唐生蚝交易配送中心、汉唐品蚝中心、汶村镇横山渔港生蚝养殖基地等地,通过听取介绍和实地查看等方式,详细了解我市四大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养殖、加工、销售和品牌保护等情况。


图片

Δ实地调研台山青蟹体验馆

图片

Δ实地调研汉唐生蚝交易配送中心

图片

Δ实地调研横山渔港生蚝养殖基地

随后,调研组召开专题座谈会,详细了解我市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发展现状、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并就如何推动我市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发展壮大等相关问题,与有关单位负责人、企业代表等进行深入交流。


图片

Δ调研组召开座谈会听取相关工作情况汇报


调研组对我市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发展情况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四点工作建议:


一是加强统筹谋划,增大扶持力度加强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发展的规划引领,建立健全品牌强农工作机制,强化顶层设计,明确我市擦亮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金字招牌”的主攻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抓好相关产业的资源要素保障,加大土地、资金、贷款、保险等支持力度。实施农业经营主体培优工程,支持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做大做强,提高特色产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完善产业体系,加快融合发展扶持或引进一批具有开发、加工及市场开拓能力的龙头企业,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进行深度开发,推动产业资源优化配置,引导和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带发展、促增收的能力。推广应用冷链技术,延长产品的储藏期、保鲜期,依托互联网和现代物流让产品销往更多国内外市场,进一步提高知名度。积极与我市乡村特色、田园风情、滨海风光、特色美食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串联起来,打造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样板。


三是深化品牌建设,加强宣传推广组织地理标志产品企业积极参加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展销会,提高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通过网络、媒体等方式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充分挖掘台山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文化内涵,借地、借人、借事、借典、借情讲好品牌故事,让更多优质的台山农业品牌家喻户晓。探索销售统一包装、统一标识,提高整体品牌形象,推动地理标志农产品从“地方名片”向“全国品牌”转变。


四是凝聚保护合力,狠抓质量管控突出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特色,鼓励行业协会、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等加强农产品市场调研,制定行业、企业标准和品质标准,提高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不断优化提升农产品品质。相关部门要协同联动,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执法监管,形成打击假冒伪劣农产品、侵犯知识产权的合力,为我市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保驾护航,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来源: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农业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