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年中问进度”, 我市十件民生实事项目进展有序
栏目:监督动态   作者:台山人大常委会 发布时间:2022/08/02 10:19 

       今年已过半,人大代表在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票决产生的十件民生实事项目进展如何?近日,结合“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监督周”活动,通过看现场、察实情、问进展、提建议,对我市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项监督。


深入一线,精准有效监督项目进度


       “事前”备课必不可少。为进一步增强监督实效,市人大常委会于今年4月制定了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工作方案,组建了10个监督小组,由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为组长,各委室主任为副组长,并将市人大代表纳入分组,对十件民生实事项目进行“一对一”靶向监督,确保项目扎实有序推进。各监督小组认真对照民生实事项目任务分解表,提前与牵头单位对接了解项目进展情况,“量身定制”小组监督计划,为高效开展监督夯实基础。
       明确了任务书、时间表和监督重点,10个监督小组紧锣密鼓开展跟踪监督,采取听取汇报、实地视察、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项目一线“摸清”情况,重点对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言献策、牵线搭桥和协助推动,促进相关问题得到解决。

图片

Δ彭大荣率第一监督组实地察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项目


凝心聚力,部分民生答卷提前完成


       如何加快补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围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民生实事项目,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彭大荣带领第一监督小组开展跟踪监督,及时听取项目进展情况和群众意见建议,详细了解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组织各级人大代表积极献计献策。在有关责任单位、各镇街的共同努力下,“改善农贸市场经营环境”子项目提前交卷,11家农贸市场于5月底前已全部完成升级改造和验收,实现了市场“颜值”“内涵”双提升,为百姓带来了便捷、舒适的消费感受,广大群众纷纷点赞。

图片

Δ第一监督组视察三合市场


       此外,在各监督小组的有力监督推动下,“国省道公路桥梁安全隐患整治”子项目的G240线塘口桥改造工程、G228线塘美涌桥改造工程分别提前9个月、5个月完成;“强化道路交通安全保障”子项目的台山市G240线公益大桥至铁滘村段公路安全提升工程、国道G240线K2746+545-K2746+920段公路安全提升工程(广海镇路口专项整治)均提前6个月完成。

图片

Δ第四监督组视察公益大桥


       办一件实事,就暖一片人心,凝聚一份力量。“公益大桥经过改造提升,现在焕然一新,大家出行就更加安全,更加方便了。”居住在大江镇的村民雷女士赞不绝口。

持续问效,助推民生实事加速提质


      各监督小组结合前期掌握情况,针对集中监督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存在问题,提出了有建设性、针对性的意见建议47条。彭大荣强调,“为了让民生实事项目从确定、实施到最终‘开花结果’的过程更顺应民心、符合民意,各监督小组要持续跟踪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实施,重点要落在项目进展情况、工程质量把控、资金使用等方面。”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Δ各监督小组实地视察项目进展情况


       “代表监督周”期间,各监督小组开展实地视察、座谈交流等监督活动共20多次,各级人大代表参与人数达160多人次。根据监督情况反馈,我市十件民生实事项目46个子项目提前完成的3项,按进度进行的42项,其余1项为上级政府采购项目延期进行。如“强化疾病预防和就医保障”方面,至今年5月我市普通门诊统筹待遇覆盖84.04万基本医保参保人,基本完成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汶村镇中心卫生院发热门诊升级改造;“提供优质基础教育”方面,增加了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供给项目、提升了基础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加强了教师培训及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提高困难群众救助水平”方面,提高了城乡低保对象生活保障标准,实施了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等等......
       这十件实事,涵盖医疗、教育、交通、住房、文化、就业、食品安全、社会保障、人居环境、政府服务等方面,每一件都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备受关注。经过责任单位合力推进,现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基本达到了既定的阶段性目标。

       做好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工作,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生动实践。接下来,市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加大监督力度,优化监督方式,推动十大民生实事项目真正落地见效,并于今年年底听取和审议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报告,开展满意度测评,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来源: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