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对以上证据有何意见?”
“原告,还有补充意见吗?” “双方是否同意调解?是否还有其他补充意见发表?”......审判员正襟危坐,言语铿锵,在审判员刘伟的引导下,一场别开生面的庭审正在斗山法庭进行着。
为进一步推进司法公正,提升庭审规范化水平和群众司法满意度,增强人大代表对法庭工作的监督与支持, 近日,斗山镇人大组织辖区内全国、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联动,以实地参观、现场观摩、座谈交流的形式,让人大代表“零距离”了解法庭工作、“沉浸式”感受阳光司法。
零距离观摩庭审,“沉浸式”体验司法
四级人大代表走进斗山法庭,现场旁听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原告因没有签订买卖合同直接进行交易,导致装修原料货款迟迟未收到,多次与被告协商无果,最终向法庭提起诉讼。
庭审过程中,经过审判员的耐心调解,最终被告当庭向原告支付剩余货款及案件受理费。代表们对庭审工作表示充分肯定,认为整个庭审过程秩序井然、依法规范、审判员驾驭庭审能力娴熟,能够抓住案件焦点,正确合理引导辩护双方完整表达诉求,最终劝导双方当事人通过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庭审过程同步采用网络直播形式,进一步拉近司法与群众的距离,让公平正义“看得见、听得到”。“沉浸式”体验后,代表们对法庭和庭审的工作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不仅加强了人大代表与司法机关的联系沟通,也提高了人大代表自身的法律知识,为人大代表依法履职,进行普法宣传搭建了有效的沟通桥梁。
面对面交流座谈,“互动式”建言献策
座谈会上,代表们认真听取法庭基本概况及工作情况汇报,提出意见建议。
“目前,许多经营户或业主法律意识不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手续不规范、凭据不清晰等,导致各种劳务、买卖等纠纷、上访事件频发,建议斗山法庭能加大对本镇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多举办一些以案释法的典型案例讲座等,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促使各行各业运营标准化,手续规范化,避免矛盾纠纷发生,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全国人大代表陈奭荣如是说。
斗山镇人大代表陈国富深有感触:“作为农民代表,这次旁听庭审获益匪浅。因对方是熟人或嫌麻烦,而疏忽合同签订的情况在农村时有发生。由于村民不懂法,一旦发生问题时,往往会找不到法律切入点,感到不知所措。特别是遇到涉及劳务、租赁、养殖方面的纠纷,农民们很难合理主张去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斗山法庭多多开展“阳光法庭”活动,这不仅能加深法庭与群众间的沟通联系,深入基层对接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诉求,还能提高我们基层代表的履职能力,在今后处理、调解农村矛盾纠纷中我们会更加有底气和力度。”
“站在学校角度,我认为要让学生从小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学生的法治教育观念,建议斗山法庭能加强与学校的互动,送法进校园,通过组织开展普法宣讲、模拟法庭、审判员与学生们面对面交流互动等方式,使广大学生接受最直观的法治教育,感受法律的公正与威严。让学生们从小播下一颗法治的种子,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遵纪守法及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镇人大代表李白玉说。
代表们结合自身工作生活实际,踊跃发言,就身边遇到的法律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疑问,台山市人民法院院长、市人大代表梁平惠耐心详细答疑解惑,以庭审案例举一反三,向代表们释法,让参会代表们进一步了解法律知识。
人大代表进法庭活动的开展,不但加深了人大代表对司法机关工作的了解,发挥了代表在闭会期间的作用,拓宽代表监督的维度,还能促进审判工作更加规范,强化司法公开透明,打造“阳光法庭”。
下一步,斗山镇人大将聚焦基层社会问题的法治宣传工作短板,加强部门联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开启代表+法庭联动新模式,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桥梁纽带作用,赋能基层社会治理,让普法在基层真正“燃”起来。
来源:斗山镇人大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