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巡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江门市县党委巡察工作全面铺开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市委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巡视巡察工作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坚决落实“两个维护”根本政治任务,坚持政治巡察定位,推动巡察工作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发展,巡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书记挂帅】 压紧压实主体责任
江门市委高度重视巡察工作,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及时组织研究解决巡察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存在问题,做到组织领导有力、责任落实到位。
市委把巡察作为“书记工程”来抓,市委主要领导全面扛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事项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问题亲自督办。市委主要领导先后多次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巡察工作,成立巡察工作领导小组,高标准设置巡察机构,人员队伍顶格配备,率先采用巡察工作推进会的形式,推动县级党委巡察机构建设,经验做法得到省委巡视办肯定。
每轮巡察开始前,市委主要领导亲自审定巡察总体方案,精准选取巡察对象和巡察重点。巡察期间,经常关心关注巡察进展情况,对重大、疑难问题作出部署和要求。巡察结束后,认真审阅巡察报告,及时主持召开书记专题会、市委常委会逐一听取巡察情况汇报、研究巡察成果运用;听取汇报的过程中,对重点人、重点事点名道姓进行点评,态度鲜明、直指问题,明确整改要求和处置意见,共点出重点人69人,重点问题58个,提出具体办理意见65条。对巡察整改的重要单位、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市委主要领导率先垂范,督促推动整改。市委其他班子成员各司其职,担负分管领域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牵头抓好分管领域和部门巡察整改,党委班子共同担负巡察工作党委主体责任。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担负起巡察工作组织实施的责任,研究工作,破解难题,推动落实,切实把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巡视巡察工作部署要求落到实处。
2019年,市委用好考核指挥棒,将巡察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市县两级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谋划,精心组织实施,着力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建立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督办巡察整改的制度、县级党委书记听取巡察汇报情况报备制度、新任处级干部参加巡察工作制度,制定巡察领导小组、巡察办、巡察组等工作制度文件31项,先后修订编印两版巡察制度汇编,全面落实巡察报告问题底稿制度,把依规依纪依法落实到巡察全过程。
【三个聚焦】 深化政治监督
江门巡察工作坚持“三个聚焦”,深化政治监督。一是聚焦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贯彻落实情况,进一步促进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二是聚焦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三是聚焦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推动解决软弱涣散问题、增强基层治理实效。
突出监督检查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情况,发现江门监狱原领导班子搞“小圈子”、拆分工程规避招投标等问题,推动查处前后两任监狱长和副监狱长共4名处级干部。开平市委巡察发现和推动查处了市场物业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周某和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某行贿、受贿、违规经商等违纪违法问题。
突出监督检查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发现和推动查处原市经信局党组成员、原市中小企业局局长林某,利用国家“小微双创”专项补贴资金管理审批权谋取私利问题,收缴赃款408.9万元,追回违规发放的奖补资金600多万元。
突出监督检查领导干部作风问题,发现和推动查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款旅游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发现和推动查处原市外侨局党组成员江某慵懒散、长期旷工典型问题,对其给予开除党籍、公职处分,给全市党员干部敲响警钟。
突出监督检查群众身边突出问题,发现和推动解决市某重点中学饭堂管理缺失、服务工作不到位等问题,有效保障广大师生健康安全。发现和推动解决蓬江区杜阮镇某幼儿园违规办学问题,督促教育部门对其终止办学,合理分流200多名在园儿童,杜绝校园安全隐患。发现和推动解决开平市沙塘镇3万多名群众和100多家企业的安全饮用水问题。发现和推动解决恩平市良西镇农田灌溉问题,推动灌渠修复清淤工作。
目前,市本级前8轮巡察共移交问题线索127条,推动立案查处52人,其中处级19人,收缴退还违法违纪资金1344.8万元,挽回经济损失4062.9万元。各市(区)发现和移交问题线索1197条,推动立案查处345人,其中科级44人,收缴退还违法违纪资金7764.93万元。
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2018年8月全面铺开村级党组织巡察,做到“党组织建立到哪里,巡察就跟进到哪里”。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已巡察1256个村(居)党组织,村级党组织巡察覆盖率超过94.3%,发现和移交问题线索329条,立案查处129人。发现和推动解决新会区睦洲镇个别承包商恶意拖欠农村集体承包款问题,追回应收承包款5000多万元。台山市三合镇某村出纳黄某迫于巡察威慑,主动向巡察组交代其利用职务便利侵占村委会工程款、农村群众计划生育补助款、城乡医保款等问题。发现和推动查处鹤山市古劳镇某村负责人李某利用职务之便侵吞村集体资金问题。
【上下联动】 扎牢织密监督网
高质量推进监督全覆盖,必须做实上下联动,扎牢织密监督网。
深化“提级巡”。2018年3月,以省委对我市蓬江区、新会区开展巡视为契机,紧跟省委巡视步伐,积极开展提级巡察。在省委巡视组进驻蓬江区后,十三届市委第五轮巡察决定提级巡察蓬江区环市街道、荷塘镇,聚焦蓬江区政治生态问题集中发力。2019年3月,以省委巡视江门为契机,结合蓬江区、新会区巡视整改情况,十三届市委第七轮巡察再次提级巡察蓬江区潮连街道、新会经济技术开发区,紧跟省委巡视政治导向,深入开展政治体检,查找政治偏差。
深化“跟进巡”。蓬江区、新会区紧跟省委巡视、市委提级巡察,抽调精干力量对辖区重点镇(街)、重点村级党组织开展同步巡察,放大监督效应,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巡视巡察格局,形成强大震慑效应。2019年5月底,蓬江区潮连街道党工委原书记、杜阮镇原党政“一把手”等3名领导干部主动投案自首。
深化“交叉巡”。先后组织对7个市(区)的19个县级巡察对象开展交叉巡察。今年下半年将加大力度,继续组织各市(区)开展交叉巡察,着力破解县级巡察“地域小、人头熟、监督难”问题。
深化“同步巡”“协作巡”。聚焦公安板块、人防领域,市县联动开展巡察,做到信息互通、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加强与省、市有关部门协作沟通,省自然资源厅、市中级人民法院分别派人参与市委巡察,市委巡察机构派员参与配合省检察院对市检察院的巡察,实现巡察成果共享。
此外,为加强贯通融合,形成监督合力,市委巡察办与市纪委监委监督检查室组成督查组,对各市(区)开展巡察移交问题线索办理情况专项督查检查,倒逼各市(区)巡察了解、巡察报告、巡察整改和巡察成果运用等各个环节工作标准严起来、工作质量高起来、工作成效实起来。这是我市巡察工作与纪检巡察监督融合的重要实践经验和创新举措,有利于提升巡察移交问题线索质量和办理效率,加强监督合力,强化巡察成果运用,有关经验做法得到省委巡视办的充分肯定,在《巡视巡察动态》上刊登向全省推广。
【日常监督】 写好巡察“后半篇文章”
江门市县两级纪委监委、组织部门充分运用日常监督手段,着力加强对巡视巡察整改全过程的监督。市本级前8轮巡察反馈具体问题2389个,已完成问题整改2179个,整改完成率91.2%;各市(区)整改完成率89.4%。
出台协作机制。建立健全市委巡察机构与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等单位的协作配合机制,把巡察整改督查督办作为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日常监督重要内容,进一步明确各自具体职责,从做好信息互通、人员选派、情况会商、问题线索移送办理、巡察整改工作监督检查等方面加强协作。市委组织部制定《推动巡察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制度》,完善抓巡察整改日常监督程序和措施。
融入日常监督。对巡察市中心医院发现的问题进行全程督导、协调解决。对巡察发现丰乐路北延线道路工程长期停工问题,市纪委监委及时跟进,向相关地方和部门发出4份监察建议书,促进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推动停工近8年的工程全面复工。
强化成果运用。针对巡察暴露出来的问题,市委组织部对11名处级干部进行了岗位调整;部署开展了干部“带病提拔”、超职数配备、行贿买官、干部档案专审“回头看”等10个专项整治行动,全面系统整改选人用人突出问题,着力提升全市选人用人工作规范化水平。市委巡察办对巡察发现的群团组织共性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推动编制、财政、国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开展综合治理。江海区针对巡察发现的问题,开展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出台制定近10项管理制度,有效保证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新会区对整改不力的16个单位进行通报曝光。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巡察工作没有完成时,风劲帆满海天阔,砥砺奋进再出发。江门市委将继续推动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好巡察党内监督前哨、发现问题尖兵、从严治党利剑的作用。
案例
把路“修”到群众心坎里
“现在路都修好了,方便多了,出门心里很踏实。”这是巡察后,省道S273高铜线开平红花至台山板岗段附近居民商户的由衷心声。
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江门市委巡察组对江门市公路局党组开展巡察监督。根据群众信访反映,巡察组到基层开展了实地走访了解,发现该路段前期开展的改造工程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路面平均高出两边原路面50厘米,部分路段还高出原路面近1米,沿路群众的出行及生产生活极不方便。
“人民群众关心什么,就重点巡察什么。这事很重要,要了解清楚,推动解决。”巡察组负责人说。
巡察组马上组织力量开展核实了解,听取周边群众意见,认真查阅工程资料,向建设施工人员了解情况。
“交通道路建设事关人民群众日常出行,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坚持严要求、高标准。”在巡察反馈中,巡察组向市公路局党组严肃指出了问题,要求必须严肃整改。
巡察反馈后,江门市纪委监委和巡察机构督促交通、公路部门对省道S273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整治,累计完成高差接顺约449米,增设混凝土护栏101米、矮墙45米,新接路口3处、雨水井11个,赢得了群众拥护。
困扰村民8年多的猪栏终被拆
“那个臭味熏天的猪栏终于被拆了!当初我们怀着试试看的心态向你们反映问题,没想到巡察组真放在心上,太感谢了!”8月13日,当台山市委巡察组再次来到汶村镇凤村那塘村时,临时搭建的露天猪栏正在拆除,那塘村村民兴奋地向巡察组的同志表示感谢。
今年5月,台山市委巡察组进驻汶村镇开展村级党组织巡察,在凤村入户走访时,有多名群众向巡察组反映,有村民在村头建猪栏,每天散发出恶臭气味,已经8年多了,严重影响了附近村民的生活。
巡察组核查发现,在村头门楼旁的确建有两间猪栏,里面圈养了大约30头猪,有1间猪栏很简陋,除了低矮的围墙和棚顶,无其他遮挡,散发出阵阵粪便臭气。
巡察组随即向汶村镇党委反映情况,并要求镇党委牵头,找出症结,解决问题。
在巡察组的督促下,经过镇党委和村委会多方协调努力,完成生猪搬迁工作,并对两间猪栏和周边环境进行清洗消毒,拆除私自违规搭建的猪栏。
“我们开展村级巡察,要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多办几件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巡察不仅有力度,还有温度!”台山市委巡察组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