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抓整改,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严把选人用人关,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10月底,广东省委公开了我省巡视整改进展情况。针对中央第十二巡视组对广东省的巡视反馈意见,一一列出整改举措,并且公开向社会发布了《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对选人用人、高压反腐等热点问题的整改作出了回应。
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中央巡视组反馈巡视情况时表示,这次巡视是对广东的一次全面“政治体检”,是对广东存在问题的一次“集中会诊”。
《通报》表示,广东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严格按照中央巡视组的要求狠抓整改落实,省委主要领导同志主持、部署、协调、督办,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全省上下雷厉风行、全力以赴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狠抓整改落实 推动改革开放步伐
7月16日的巡视情况反馈会议上,李希表示要把抓好巡视整改作为“两个坚决维护”的政治要求和具体行动,高质量完成巡视整改任务。当天下午,李希又召集省有关领导同志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部署在全省集中传达学习,在学懂的基础上进一步弄通做实。
在全省推进巡视整改工作动员会议上,李希提出巡视整改既要拿出“当下改”的举措,又要形成“长久立”的机制,切实发挥巡视标本兼治战略作用。
省委整改落实方案中,则把中央巡视组指出的6个方面问题和提出的7个方面意见建议逐一分解细化,对应提出111条整改措施,每一条都由省领导同志根据分工负责。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按照省委统一部署,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党组和省法院、省检察院党组,21个地级以上市党委和省直各单位党组(党委)都成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责任单位分头制定方案,建立会商机制,开通“绿色通道”,顺畅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强大合力。
76项整改措施、348项整改任务;整改落实督导223次、约谈提醒32次;对号入座、举一反三,列出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4张清单,形成全市整改落实方案。
…… ……
这是广州市整改落实交出的答卷。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2018年2月23日至5月23日,中央第十二巡视组对广东省进行了巡视。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巡视将广州和深圳市委、市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党组主要负责人纳入了巡视监督范围。
省委的反馈显示,我省立行立改,推动广州、深圳加大改革开放步伐。
《通报》显示,整改中“把抓整改与抓改革结合起来,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深入实施《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立足改革开放40周年新起点,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着力抓好“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调整、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等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改革,推动新起点上改革开放再出发。
经济发展好了,环保问题成为新的民众关注焦点。省委实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接续督查机制,抓好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的整改落实。加大财政投入,省级财政3年新增150亿元用于污染整治。开展“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综合整治,倒逼企业优化整合升级。
省委书记、省长带头挂帅整治河流污染等老问题,广东在同批“回头看”10个省区中评价位居前列。
严把选人用人关口 坚决破除“圈子文化”
7月16日中央巡视组反馈巡视意见以来,省委扎实开展选人用人整改工作,以实施系列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以整改突出问题为重点,把“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起来,推动选人用人专项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果。
省委在总结前段时间肃清工作的基础上,明确了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整改思路。一方面,立足当前,抓好李嘉、万庆良案件所涉干部的处理工作,部署层层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教育引导全省党员干部把自己摆进去,清醒认识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本质所在,通过肃清工作经受一次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锤炼;另一方面,着眼长远,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严起,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政治文化建设,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把“三个决不允许”(决不允许搞政治阴谋,危害党中央权威;决不允许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搞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决不允许政商勾结、形成利益集团)的要求落实在全体党员干部行动上。
因为广东特殊的省情因素,我省自觉从危害政治生态、损害执政根基的高度去把握官商勾结、搞小圈子等问题,把“政”作为政商关系的矛盾主要方面来抓,坚持标本兼治、破立并举,严肃查处官商勾结问题,通过深化改革大力压缩权力寻租空间,以完善制度规范政商交往行为,从根本上铲除官商勾结、“圈子文化”的土壤。
核查中央巡视反馈问题后,我省筛选涉及官商勾结问题线索,以及结党营私、搞政治攀附、同乡帮派等“圈子文化”问题线索,逐件进行重点督办。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的规定》。抓紧制定关于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的若干意见,坚决破除地域文化、“圈子文化”等对选人用人不良影响。
针对大众关注的“裸官”问题,省委开展了“裸官”问题专项整治,完成对2014年专项治理后至2017年底新增“裸官”处理情况“回头看”。加大追逃追赃力度,持续强化震慑。截至9月底,追回外逃人员149人,其中国家工作人员47人,含“百名红通人员”2人,外逃人员保持零新增。
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加强“一把手”日常监督
深圳市的整改报告表示,目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全面从严治党任重道远。
印发《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基层正风反腐三年行动……我省正在努力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整改中,我省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李嘉、万庆良案件所涉省管及以下干部处理情况进行“回头看”。坚持监督力量下沉,监督职能向基层延伸,深入开展基层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坚决查处“蝇贪”“微腐败”“小官大贪”,深挖严打黑恶势力“保护伞”,持续通报曝光典型案例。
今年,省委印发了《广东省基层正风反腐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开展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基层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等8个方面问题。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围绕精准扶贫、涉黑涉恶等重点领域,通过走村入户摸排、网络舆情监测、异地交叉监督检查等方式,扎实开展每月排查。
截至9月底,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结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9644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9427人。
针对对一把手权力监督制约不够的问题,我省进一步强化上级一把手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印发《关于加强对各级党组织一把手监督的意见》,从6个方面细化对一把手的监督措施。
今年以来,省领导和省纪委领导、分管部门领导对年度述责述廉存在问题的一把手开展约谈。根据一把手述责述廉制度,省委和市、县(市、区)党委管理的党组织一把手每年1月向省委和市、县(市、区)党委书面述责述廉,省、市、县纪委在每年年初召开的全体会议上有重点地听取同级党委管理的党组织一把手述责述廉。
为规范“两述”内容和方式,强化对“两述”内容的分析研判,对不如实报告或报告问题不深入、不具体的,由分管省领导或有关部门领导进行谈话提醒,我省出台了《关于开展述责述廉工作的意见》。
8月21日,广州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对全市各区、市直单位、市属高校、市管企业等137个单位一把手开展了集体谈话。
广州市完善一把手约谈机制、进行集体谈话,是压力层层传导的一个缩影。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硕辅在谈话中表示:“各级党组织一把手要发挥‘头雁效应’,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以上率下、严格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