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江门市科协在台山召开2023年江门市科协工作会议,回顾总结江门科协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安排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江门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朱金治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台山科协作为县(市、区)科协代表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江门市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履行“四服务”职责,科协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全市乃至全省有关工作都得到大家的认可,获得党委、政府和上级科协的充分肯定。一是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强化政治引领;二是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三是密织科普为民的服务网络,构建大科普生态圈;四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增强科协组织政治属性。
会议强调,2024年将认真落实省委“1310”工作部署和江门市委“1+6+3”工作安排,完成省科协有关工作任务,推动科协工作打破瓶颈再上新台阶。一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统领和指导各项工作;二要清醒认识科协工作面临的新机遇、新使命和自身的不足。要认识到科技创新被摆在前所未有的位置,科学普及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科协系统与时代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三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全力推动科协事业高质量发展。要全心全意为科技工作者服务,要全力推动学会改革、学术创新,要打造多层次、联动共享的科技智库,要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台山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雷华胜在交流发言中,介绍了2023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一是立足提质扩面,打造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组织体系。通过党建引领,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对群团“三性”、人岗匹配、作风建设、能力提升等方面查不足补短板,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科协工作全过程,全面完成全市各镇街科协换届工作,打造把握机遇、顺势而为的科协队伍。二是围绕资源整合,建设政府引导、多渠道投入的科普阵地。根据《江门市千家科普阵地创建工程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通过梳理资源、深入走访、完善设施、健全科普人员队伍、建立科普课堂、开展特色科普活动等措施,发挥比较优势作用,建设具有地域、产业、学科等特色的科普教育基地。今年新增1家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4家江门级基地和7家台山级基地,正在申报创建2家广东省级基地。其中中国微波之父——林为干科学家精神展馆是我市首家科学家精神学习馆,是集展览、研学、科普于一体的载体,让科学家精神见人见事见物见精神。三是强化质量意识,丰富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科普供给。围绕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打造出“全国科普日台山主场活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全国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科普大篷车进校园”、“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普游”、“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奇妙科技·精彩少年”等活动品牌。通过推出一批具有原创性、感染力强的科普作品,如“科技引领·台山智造”科技创新成果图片展、“二十四节气膳食”药食同源中医药水晶板科普展览、结合黄茅海大桥施工推出的“桥梁科普进校园”活动、结合自然教育推出的昆虫标本和非遗印花制作课程等等,深受欢迎和认可,在寓教于乐中让科普在社会公众流行起来。除了线下活动,还努力开拓线上科普,丰富传播渠道。加强市科协网站的运营管理,今年上线“台山科普传媒”微信公众号,台山护理协会等多个市级学会也上线微信公众号,不断提高科普影响力、覆盖面。四是聚焦多方协同,构建共建共享、形成合力的大科普工作格局。通过召开全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加快推进全域科普、推动科普产业助力科普事业发展、深入基层形成科普合力、选树先进典型激励干事创业、开展交流学习凝聚奋进力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科普事业、协助办好“中国科协院士专家广东行”台山考察活动服务高质量发展、申报入选中国科协科技志愿服务项目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等措施,进一步激发科普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和各镇街科协主动作为的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加强部门的统筹协同,加强资源的有效衔接,推动科普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
会议还举行了颁奖仪式,台山科协获得了广东省科协授牌的“第四届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大赛县(市、区)优秀组织奖”和江门市科协颁发的“江门市科协2023年度先进集体”,台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广东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台山分公司、台山银信博物馆三个单位获得了“江门市2023-2027年度科普教育基地”牌匾,台山市第一中学副校长吴洪文、台山市甫草林场场长周伟超获得“江门市科协2023年度先进个人”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