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革命传统教育征文比赛】二等奖:(余素嫦)独特的红土气质
栏目:检察文化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8/01 12:45 

独特的红土气质

——记古田革命传统教育培训

余素嫦 

激情澎湃,光芒璀璨,是这次古田革命传统教育培训讲师们给我留下的最直观印象。党校教授,退休校长,革命烈士后人,准妈妈……他们向远方的客人传播着这个孕育烈士,充满大义凛然魅力的闽西红土曾经的英勇故事,并身体力行地诠释着闽西后代独特的红土气质,感染着来虚心请教的我们,如星星般一直在请教者心中闪闪发光。
讲授《古田会议永放光芒》的曾教授,用学者的渊博向我们讲述着1929年古田会议的前因后果和特殊意义;用闽西人的骄傲给我们描述着2014年亲历“新古田会议”的故事与心得。透过那侃侃而谈地演讲,我们似乎能感受到一位根植红土的闽西革命历史研究者,如他生活的那片红土一样,睿智、执着。我们有理由相信1929年在上杭古田召开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成为建党建军的纲领性文件的历史事件,与这片红土的独特气质息息相关,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在我军建设史上有着重要里程碑作用的“古田会议”的发生地正生生不息地浸润着她的后代,如曾教授般光芒点点。
“你们可以提见解,没关系的,我是理论研究者,你们是司法工作者。”在课堂上,刚退休的江校长如一位从容的主持人,在与我们交流解读十九大精神心得。娓娓道来的理论论述中充满着历史见证者的坚定与自信。间隙,他分享着他参与闽西当下扶贫实践的经验,用行动帮助闽西群众脱贫,是真真切切的理论研究者,实践付出者。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座“二十年红旗不倒”,中国现今唯一一个以“龙”字命名的地级市——龙岩市,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都如她名字一样,使命般地演绎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我们更有理由相信这片土地的实践付出者,正用自带的自信气质,为龙岩的将来,如江校长般默默耕耘。
“我不是导游,是党校的现场讲师,是闽西革命烈士的后人。”身穿军装,站立笔直,铿锵有力,是中复村现场讲师给我的第一印象。在红军桥,他熟练地打开随身携带的小音箱,播放红歌纯音乐,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他严肃又饱含激情地给我们讲述着中复人民革命时期的英勇事迹,那把四个儿子全都送去革命的普通农民夫妇,是那么地无私;那在新婚燕尔就把丈夫送上战场的妇人,是那样地大义……在红军长征出发的庙堂,他感同身受地与我们分享着他过去采访革命烈士家属的故事。“你们为什么舍得把孩子送去革命?”“因为我们相信共产党,相信红军。”多么淳朴的理由,多么大气的理由。闽西儿女就在这间庙堂外喝了乡亲自酿的黄酒,带着乡亲煮熟的红鸡蛋,踏上长征之路。闽西的前辈可敬,闽西的后人可期。
同样自带小音箱,同样充满激情,我们在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前聆听了一位准妈妈讲师给我们讲述的烈士故事。其中印象最深刻是那位村主任,为了帮助村民脱离敌人的包围,用手堵住了自己幼女因为惧怕而哭泣的嘴巴,导致女儿窒息而亡的感人事迹。我们似乎看到了,每一天每一天,这位准妈妈都在同样讲述着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的闽西2万多位革命先烈的故事,这应该是最正能量的胎教,最身体力行的传承。我们似乎看到了闽西的下一代,下一代,再下一代,在她刚正不阿精神的感召下,成长为神州大地的担当者,新时代的开拓者。
来自南海之滨的我们,在这片充满独特气质的红土上,每一天都像海绵般地吸收着,吸收着,吸收着……我们参观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才溪乡调查馆,踏进了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作旧址,我们穿着红军服走过了古田会议旧址,情景再现了当年红军长征出发的场景……在闽西喝过的壮胆酒,吃过的红鸡蛋,举过的火把,被震撼的灵魂,跟随穿越闽粤两地的动车,回到台山,将锐变成我们工作的养分,理念的露水,生活的明灯,激励着我们为侨乡努力奋斗,感念前辈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奋力抒写青年当下故事,为检察蓝添彩,为侨乡争光。
“不忘我们是谁,不忘是为了谁,我们从古田再出发,重整行装再出发。我们从古田再出发,向着胜利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