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产品本地化,是指台山市企业生产产品需要的外购或外协加工的零配件能够在台山市区域内实现配套。最近,为了解台山市企业产品生产所需零配件外购、外协加工情况,提高配套产品本地化水平,台山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和科技局进行了调研。委员谭振钊代表台山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向与会者介绍了这次调研的有关情况,其“台山制造”呼唤“台山配套”的中心思想,引起普遍共鸣。
配套产品“肥水外流”
这次调研共调查了24家企业。据统计,被调查企业2008年在台山市以外企业外购或外协加工的零配件交货值共2.99亿元,占这些企业当年产值的9.43%。由此看出,外购、外协加工零配件中,每年有不少是在台山市外加工的,而在选择外地配套生产的各种原因中,因本地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占31.9%;因本地外协企业少甚至没有的,或不知道本地有生产所需零配件企业的占29.8%;本地产品价格没有优势的占19.1%;本地产品没有取得相应的质量认证的占10.6%;因本地企业生产配套能力不足的占6.4%。
本地配套好处多多
谭振钊分析,配套产品本地化至少有三方面的好处:
一、有利于主、配件企业做大做强。配套产品本地化,有利于摒弃“小而全”、“大而全”经营管理模式,让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自身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专注提升企业核心业务的竞争力,从而降低生产过程中的采购成本,增强自身竞争优势。
二、有利于招商引资。能使中小企业及时掌握本地零配件生产经营情况,可及时调整外包采购的策略和方向。政府以及产业协会等全盘掌握主、配产品生产运营状况,就能够向战略投资者提供本地产品配套需求信息和引导本地零配件企业调整产品结构。
三、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企业实施配套产品外包外购,将其不熟悉的或者不专业的配套业务交给专业的配套企业去做,可以让企业更加关注于自身的核心能力建设,这其中也包括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改变现状政府可作为
在上述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谭振钊进一步提出七条推动配套产品本地化的建议。
一、建立配套产品供求信息发布系统。由政府部门牵头建立台山市配套产品供求信息网站,将台山市企业生产所需的零配件或可供的零配件信息在网上发布。
二、举办配套产品供需见面会和企业参观活动。政府免费提供场地及规范布展要求,参展企业负责各自展位布置,每年举办台山配套产品供需见面会,组织编印台山市企业产品目录。
三、加强对配套产品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科技部门针对本地配套产品的共性技术问题,组织技术交流和攻关活动,应将提高本地配套产品技术水平作为一段时期的重点任务之一。还要探讨整机企业和配件企业联合开发、联合攻关的解决配件技术、工艺问题的合作模式。对关联度大、配套面广的配件产品技术创新活动,在科技经费上给予重点支持。
四、树立“本地姜也辣”的信心。
五、零配件企业也是主角。配件企业应主动针对整机企业产品开发更高性能的配件,帮助整机企业产品质量、技术性能的提高。
六、有效控制成本。企业应从自身出发,通过提高企业经管水平和生产效率等途径作为控制生产成本的主要手段,避免采取价格手段为主,才能为合作双方的未来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七、重质量守信用。建议台山市的零配件加工企业要增强质量和服务意识,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提升台山制造零配件的形象,在与外地零配件企业的竞争中争取更多的优势。
谭振钊代表台山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发言。
编审:陈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