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经验,分析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就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
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从日常管理上夯实了从严治党的基础,从全面监督上为从严治党提供了制度保障,这是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有机补充。这两个制度文件与去年年底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及今年7月印发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共同构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体系,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将发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看,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倡廉的强力推进,党内风气明显好转。但在一些地区和部门,好人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仍然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作风也不同程度存在,迫切需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通过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发挥党内政治生活的“熔炉”作用,实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同时,通过健全党内监督体系、完善党内法规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划清纪律底线和红线,运用好党内监督这一最基本的、第一位的监督方式,调动党内监督主体的能动作用,加强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进一步破解监督难题。特别是要下大力气抓好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落实纪委(纪检组)的监督责任,实现党内监督无禁区、无例外、无特殊,实现动辄得咎、抓早抓小、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全会的另一个重要成果,就是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当前,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国内也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在这样一个重要关头,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明确领导核心至关重要,这不仅是维护全党团结和统一的必然要求,也是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必然需要。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五大发展新理念”,啃硬骨头、涉险滩,主动化解改革难题、破解发展瓶颈,开辟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展现出习近平同志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党心所向、军心所向、民心所向,是人民和历史的郑重选择,必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发挥积极而重大的作用。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就是要将其精神内化于心、将其要求外化于行。
一是要把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实质内化于心。把认真学习好、领会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要政治任务,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系统学习。通过深入学习和交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用这些崭新的理论成果武装自己的头脑,用这些先进的指导思想提升自己的能力,用这些科学严谨的要求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进一步强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意识,进一步发挥以上率下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体系,推进各项工作科学发展。
二是要把十八届六中全会各项要求外化于行。把贯彻落实十八大以来中央以及省市委一系列决策部署作为改革的着眼点和工作的努力方向,不动摇、不折腾、不懈怠,不折不扣地把中央精神和要求与自身工作实践结合好、落实好。把这次全会提出的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特别是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等方面的内容,作为下一步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进一步从形式上、内容上使其制度化、规范化、具体化,从而发挥其锻炼党性、纯净党风的作用。
三是要在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发挥表率作用。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了一名党员要时时刻刻注意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工作中履职尽责、勇于担当、敢于负责,自觉抵制不正之风,把该扛起的责任扛起来,把该尽到的义务尽到;在生活中严以律己,亮身份、走在前、做表率,保持一名党员应有的先进性、纯洁性;在自身建设上,以忠诚、干净、担当为标准,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和工作水平,争做党性修养强、理想信念坚定、敢担当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干部。
(作者系邢台市委农纪工委书记)
(文章来源: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