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台山市妇幼保健院  
急诊电话:0750-5559333
真善美的“白衣天使”—台山妇幼保健院儿科的感人故事
发布时间:2013-05-23 15:41

    护士,被称为“白衣天使”。南丁格尔曾经说过:她们犹如地上的天使,用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无数个深夜,值班的护士坚守岗位,为患者送去关怀;多少张病床前,护士们伸出一双双传递爱心的手……
  在护理人员中,儿科护士是比较辛劳的一个群体。当父母因孩子啼哭而焦虑万分,当父母为工作分身乏术,而孩子急需有人在一旁照料时,总能寻觅到她们的身影。
  日前,记者探访了台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聆听了许多有关“白衣天使”护理年幼患儿的感人故事。
  故事1
  收治手足口病重症患儿 成立6人专职护理小组
  近年来,手足口病成了儿童最容易感染的传染病之一。每年,特别是春夏之交,台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都要收治不少手足口病患儿。
  走进该院儿童楼5楼,长长的通道尽头,专门隔离的病房,就是该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房。每当收治了这类传染病患儿,这里就成为了儿科护士出入最多的地方。“这是一种较强的季节性传染病,必须与其他患者隔离,也要减少与家人的接触。”该院儿科护士长黄艳红说,作为医务人员,经常接触到传染病患者,只要防护措施到位,就不用害怕被传染。
  去年5月,该院收治了一名仅11个月大的手足口病重症患儿。“重症手足口病病情变化迅速,刚住院时,该患儿表现为烦燥、呕吐、精神差等症状。在短短两个小时候内,病情急剧变化。她的呼吸越来越困难,甚至还出现休克。”黄艳红回忆了当时的情景,院方立刻成立了由6人组成的专职护理小组,对该患儿进行24小时持续的医疗护理,而她也是小组成员之一。
  和一般传染病患儿的护理要比,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要求更严格:每小时要巡视一两次,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观察患儿用药后的情况,并实时记录。而医护人员每次进入病房之前,要穿上隔离衣,戴口罩、帽子、手套;每次走出病房,还要进行全面清洁消毒。这样的防护措施,每天重复多次。
  住院期间,该患儿的病情一直非常严重,处于昏迷状态的同时,还出现持续高热和抽搐。如此严重的病情发生在只有11个月大的患儿身上,让护理小组的护士特别警惕。“如此长时间的高烧,我担心孩子的身体会吃不消。”为了尽量减少高烧给患儿带来的不适感,护理小组想尽了一切办法,为患儿进行物理降温,例如敷上冰袋、水垫等等。病房内只有单调的监护仪报警声,而护士们最关注的是孩子的面色、体温、呼吸、心跳……
  经过了5天的救治和护理后,患儿的病情得到控制,随后被送至广州定点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为这么急这么重的病,成立了专职护理小组,过去的确少有。然而有了这一次的经历,我们护理组也积累了很好的经验。”黄艳红说。  
  故事2
  护士轮班当“妈妈” 照顾“无名氏”之女
  因为收治的病人都是孩子,作为儿科的护士,不仅肩负护理工作,同时还扮演着“妈妈”的角色。三年前,该科室就曾收治了一名“无名氏”之女,儿科所有的护士都成了她的“妈妈”。
  当时,该院的产科收治了一名流浪孕妇。该孕妇为智障患者,孩子出生后,一直都得不到妈妈的照顾。孩子是剖腹出生的,出生后不算特别健康,生命体征不平稳,转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
  谁知,孩子来到了新生儿科后,一住就住了一个月。“因为孩子母亲是智障患者,连自己的名字都说不出来,她的家人都联系不上。后来,母亲被送到了精神疗养中心,而孩子就一直留在医院。”黄艳红回忆了当时的情景。
  在那一个月的时间里,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在给孩子进行治疗的同时,也给孩子买来了奶瓶、奶粉,对孩子进行精心喂养和护理。尽管孩子的病情一天天好转,可她的家人还是没有出现。新生儿科的护士都轮班充当孩子的“妈妈”。她们轮换着给小宝宝喂奶、换尿布、洗澡,哄她睡觉,给她唱歌。
  “我们科所有医护人员当班的时候,都会细心照顾这个孩子,孩子对我们也产生了感情,每次给她吃饱了,只要逗她,她总会对着我们笑。”说起那个孩子,黄艳红的嘴角也不禁上扬。
  一个月后,当所有的手续都完成,孩子被送到了该市福利院抚养。
  “医护人员还给她买了新衣服和生活用品,希望她也能像其他的孩子一样有一个快乐的人生。”黄艳红说,一个月前,她在医院的门诊看到了福利院院长带着这个孩子来看病,她一眼就认出了孩子,还忍不住上前去逗逗她。“虽然说,三年都没有见过她,可是看见她的第一瞬间,我就知道是那个孩子。孩子会长大,可是眼神不会变,依旧还是那么的可爱。”  
  故事3
  年轻的“护士妈妈” 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该院的儿科护理组是一个年轻的团队,19名护士的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许多护士都是仍未结婚生子的年轻女孩。然而,她们在这个特殊的工作岗位上,却成功地诠释了“妈妈”的含义。
  刘金凤从护校毕业后,就来到了台山市妇幼保健院的儿科工作。三年来,在护理工作上越来越成熟的她被该院评为“优秀护士”,也成为了患病儿童们最亲密的“妈妈”。
  “刚刚在门诊就遇见一个小男孩,他亲密地叫了我一声‘凤姐’。原来是去年曾在儿科住院的小谭。”去年3月,3岁多的小谭因患腮腺炎在该科留医观察。因为必须要与其他患儿隔离,顽皮好动的小谭感觉非常寂寞。住院的头两天,他经常作弄护士,对各种治疗也极不配合。“无论是打针、抽血还是拍片子,他总是跟你唱反调,就是不跟你合作,甚至不愿意静静地坐在病床上。”
  调皮的小男孩成了工作的一大难题,刘金凤认为以“耐心”来应对就是最好的办法。她解释,孩子一般都不会清楚地用言语表达自己的痛楚。他们生病了、痛了、不舒服了都只会哭闹。有父母看到孩子哭闹,时间长了,也会失去耐心。“年轻是我的资本,因为还保留着童真,容易跟孩子打成一片。我不会对任何一个孩子失去耐心,因为救死扶伤、精心照料呵护病人是我的本职工作。”
  为了拉近与小谭的距离,她经常穿梭病房内为他输液、擦浴、更衣、叩背,为他讲故事、玩游戏,跟他交谈,有时给他奖励小红花。“谈谈他最近的学习情况,或者是儿童节目的内容,让他的注意力不要集中在病情上。”聊天的次数多了,她与小谭的感情也越来越好。病房内哭声少了,笑声多了,一切都那么自然,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小谭出院时,对刘金凤依依不舍;偶尔回医院看病,也总来与“凤姐”打个招呼。
  “建立了许多跨年龄的友谊,孩子们健康的笑容,让人感觉很窝心。这也是我在儿科工作的最大满足感。”刘金凤笑道。“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而我们都想做病人心中那个称职的天使。我们虽然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我们有的是默默奉献、有的是温暖的真情、有的是无私的爱!让我们将这份真情与博爱,永恒传递!”
    (江门日报记者/陈素敏)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护士们正细心地对孩子进行护理。

    刘金凤正用仪器为病患儿进行护理。



审编:陈麟育

友情链接 :

粤ICP备17119392号

Copyright© 2022 台山市妇幼保健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台山市信息化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