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上午,祖籍台山的旅加拿大乡亲刘南贵先生主编的《我们家乡的广东音乐》一书,在园林酒店宴会厅隆重举行首发式茶话会,江门市文联副主席赵卉芬,江门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李小娟、廖卫民和江门、开平、新会等市区音乐曲艺界人士,以及台山市文化、教育、侨务、老干部等部门负责人和音乐曲艺界人士100多人出席。
刘南贵先生年出生于台山市广海镇月明村一个侨工家庭。他从小受村里的“八音班”影响,学会拉二胡、弹秦琴。20世纪50年代初,他从军服役于东北防空部队。建国10周年全军文艺举办大汇演期间,他选入空军业余演出队,任二胡、板胡乐手,后调往空军战鹰专业文工团当团长助理。1975年退役在广州市总工会疗养院工作。1994年10月,他带上心爱的高胡移民加拿大。
他身居异国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劳心劳力,串联乐友,创建岭南音乐社,自任社长。多年来,他们经常在社团聚会和公益活动的表演中,坚持将广东音乐广泛向海外传播,深受中外各界人士的好评。
2005年,刘先生偕夫人在回乡途中,一路上被飞跃发展的城乡新风貌深深地吸引住,他突发了一个念头:创作一首广东音乐抒发此行的切身感受。于是,他以台山民歌木鱼调为音乐素材,凭着多年演奏的经验,写出了处女作《侨乡行》,随后发表在《广州音乐研究》,给他以极大的鼓舞。从此,他创作热情高涨,接连以侨乡为题材,创作《乡韵》、《烈女英魂》等一批新作。
2006年,“台山广东音乐”被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信息传到海外,他以此为起点,为传承和发展家乡的广东音乐,做了一件又一件的实事——
2010年,他在家乡编印了五线谱与简谱对照的《刘南贵广东音乐练习曲集》,让国外音乐爱好者从五线谱中学到广东音乐,让国内音乐爱好者特别是青少年,在简谱中学到五线谱知识;2011年,他请台山市老干部艺术团为他演奏、录制了《台山人广东音乐作品专辑》CD音碟;2014年初春,他与五位家乡乐友联袂各自选出共11首作品,由台山市老干部艺术团演奏、录制了《台山六友广东音乐作品专辑》DVD音像碟。
2014年仲秋,他主编了以六位台山乐友作品为主体的《我们家乡的广东音乐》,图文并茂从理论到作品较系统地推介“台山广东音乐”,其内涵包括:
论“台山广东音乐”。意图用三篇论文,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广东音乐在台山的独特之处;
台山六友作品专辑。辑录台山六位业余作者11首不同风格作品的主旋(其中两首已发表于《广东音乐研究》的作品加刊总谱),以体现广东音乐在台山深厚的群众基础;
台山籍名家作品选辑。这里选辑了台山籍名家的代表作,以体现广东音乐在台山出作品、出人才拥有的高度;
刘南贵作品专辑。以一位旅外乡亲的习作,来体现广东音乐在台山不断向海外传播的新成果。
在首发式茶话会上,与会人士纷纷赞赏他为将岭南文化瑰宝——广东音乐推向海内外,做了一件件有意义有效果的实事,江门市曲艺家协会回赠的书法“情系侨乡文化,心牵粤乐传承”、台山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回赠的书法“传承粤乐,内外同心”,表达了人们对他爱国爱乡情怀的敬仰之情。旅美台山籍诗人彭天演先生更题诗赞道:
牧童作曲颂家乡,处处清新处处香。
丝竹声声雷贯耳,山高水远意绵长。
(剑昌、木一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