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培养乡土教员队伍 打通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台山市委党校举办首届台山市乡土教员培训班
栏目:近期动态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5/14 15:37 

2015427,台山市委党校首届乡土教员培训班正式开班了,这是继2013年开展“流动党校教育培训到基层”创新项目获得成功之后的又一创新内容。参训学员36名,都是来自各镇(街、场)的在职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这些学员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乡土教员,回到各镇(街、场)担负起理论的重任。

2014年,台山市委党校在总结“流动党校教育培训到基层”的成功经验和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突出对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在调研中了解到,自从镇级党校撤销以来,在对镇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方面,有所松懈,有只重工作,轻政治思想教育的现象,重要的原因是缺乏自己的教员队伍,平时开展教育培训工作都有 “等、靠、要”的思想。“等”是等待宣讲团到镇(街、场)宣讲;“靠”是依靠流动党校教育培训到基层;“要”是需要邀请专家、学者、教师前来授课。由于政治理论教育培训学习得不到加强,某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在是非问题面前分辨不清,在利益面前抵挡不住诱惑,甚至出现违法违纪行为,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在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加强对镇村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仅凭流动党校现有师资力量,很难满足镇村基层大规模开展对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需求。为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台山市委党校想基层党员干部之所想,急基层党员干部之所急,决定在全市各镇(街、场)培养乡土教员,举办乡土教员培训班,倾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乡土教员队伍,将乡土教员纳入流动党校师资库队伍建设中,作为延伸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功能的重要抓手,打通服务基层党员干部最后一公里,实现对镇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全覆盖,一个不能少。

举办乡土教员培训的设想得到市委市政府和各镇(街、场)的支持和认同,尤其是得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委党校校长叶荣超同志的充分肯定,并提出要全力以赴将首届乡土教员培训班办出特色,办出效果,成为台山市委党校又一创新项目。举办乡土教员培训班是全新内容,台山市委党校在既没有现成方法又没有参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从调研到提出设想,从初定计划到出台培训方案,都认真研究,充分考虑,从中找到最佳最优的培训方案。

一是严格把关,面试录取。要求乡土教员必须来自镇村基层,识乡音、懂乡情、讲乡话,接地气;必须经各镇(街、场)组织推荐,过好政审关;最后由市委党校领导亲自到各镇(街、场)面试考察,重点考察拟录取学员政治思想素质、工作经验积累、语言表达能力等教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二是制定方案,分段实施。培训班分三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全封闭式集中学习培训三天,早、午、晚都有学习培训安排,白天学习理论知识,晚上才艺展示训练,课程安排十分紧凑。四月份为第一阶段,突出党校教育培训的党性原则,以学习“三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党章、党史等理论为主,目的是加强党性锻炼,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坚定理想信念。第二阶段在五月份举办,以提高教学能力为主要目的,重点是传授备课方法、讲课技巧、沟通艺术、教态礼仪、课件制作等教学基本功,培养学员具备当一名教员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第三阶段在七月份举办,主要目的是试讲试教和评课评讲,要求每位学员都要备一个课和上台讲一个课。

三是教学相长,学以致用。从乡土教员组成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出发,教学培训内容丰富、符合学员实际,针对性强。虽然分三次集中教学培训,但每次主题鲜明,培训内容包括党性教育、能力培训、成果考核等三大方面的内容,涵盖了作为一名乡土教员应具备的党性修养、政治素质和备课讲课的能力要求。培训班聘请的授课教师既有教学经验又有教学水平,除了台山市委党校的教师,还有台山市部门单位的领导和来自省、市的专家、学者、教授等。尤其是江门市委党校给予大力支持,派出多名经验丰富老师前来授课。教学过程既教育又培训,既有课堂的讲授,又有现场教学,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力求参训学员对理论的理解、案例的分析、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都能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培训班除了加强理论教育以外,还重点加强如何备课,如何讲课的专题研讨和训练,要求学员学以致用,运用到备课、讲课中去,达到来的时候是学员,培训之后是教员的角色转换,实现从学员到教员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