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史志 赤溪故事 赤溪乡贤 捐款鸣谢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 赤溪客家文化网 > 乡音快讯 >
7.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打下“定海神针”(2021.1)
发布时间: 2021/01/26 14:56     人气: ℃   责任编辑:

 

黄茅海跨海通道是港珠澳大桥西拓的重要通道,项目自2020年6月启动建设以来,一直以“加速度”的态势推进,项目进展捷报频传。

近日,黄茅海跨海通道关键控制性工程——黄茅海大桥中塔主墩顺利完成首个桩基施工及混凝土灌注,深度达107.3米。这为项目建设取得了“开门红”,打造出跨海工程的“定海神针”。黄茅海大桥属于超大斜拉桥结构,跨径720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跨径最大的三塔斜拉公路桥。

  

桩基施工平均深度达100米

黄茅海大桥位于珠江口西部,海洋环境复杂,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区域之一,且跨越复杂航道,防撞等级较高。对此,黄茅海跨海通道从设计阶段就融入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理念,提出了全寿命周期建设要求,可抗17级台风。

黄茅海大桥中塔主墩高约263米,最大直径达20米,为确保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结构需要,设计了40根群桩基础,直径3米。

  

黄茅海大桥中塔主墩施工平台

黄茅海跨海通道T5合同段项目副经理高骏介绍,黄茅海区域海底变化平缓,桩基施工过程中会经过淤泥、黏土、砾沙、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等地质层。桩基施工平均深度达到100米,施工难度在业内数一数二。为了高质量完成桩基施工,黄茅海跨海通道T5合同段项目部不惜成本引入国内先进的TR580旋挖钻机,极限深度可以达到110米,在每个主墩布置了3台。

海上24小时连轴转施工

桩基施工需要经历定位勘测、钻进成孔、清孔并检查成孔质量、下放钢筋笼、二次清孔、灌注水下混凝土、拔出护筒、检查等多道工序,且面临海上众多不确定因素,施工人员24小时分批施工,完成一根桩基施工大约需耗时10天。

  

  施工人员在测量桩基灌注深度

  “主墩首根桩基混凝土灌注施工,是项目零的突破,能为后续作业提供宝贵参考经验,重要性不言而喻。”高骏表示。

  

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凝土灌注

  

施工人员埋头苦干

建设大型钢筋“智”造中心

黄茅海跨海通道T5合同段项目部工地试验室负责人候旭所带领的工地试验室集中了多台套先进精良的试验设备,试验设备配套完整,技术检测体系健全。

“我们一方面对施工材料把好源头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并制定计划提前准备,抓好原材料的运输储备;另一方面做好每一项试验,确保每一种材料合格达标、每一个技术参数精确无误,并派出技术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全程进行指导、监督与管理。”他说。

  

在钢筋“智”造中心制作桩基的钢筋笼

据介绍,黄茅海大桥中塔主墩每根桩基钢筋笼耗钢量达80吨。对此,施工方在不到10公里外的地方建设了占地超过两万平方米的大型钢筋“智”造中心,采用工厂化数字生产管理系统,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标准进行钢筋加工,确保钢筋产品的尺寸和精度等。

  来源:(江门日报文/毕松杰  图/周华东王嘉麟)

 
/ 上一篇:6.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开工!(2020.6)
/ 下一篇:9.赤溪镇召开2020年度村(居)主任就职典礼暨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议
 

手机版
主办:赤溪客家文化网    协办:台山市信息化服务中心
备案编号:粤ICP备05080412号    地址:台山市赤溪镇政府侨联大厦二楼
联系人:傅生    联系电话:0750-5522813